马萍
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小学 山东省日照市 262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教育教学体系中能够辅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教学方法及工具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微课则是信息化时代演变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并大规模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样微课也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升课前预习的效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可以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应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促使学生弥补学习中的欠缺,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有效应用
前言:
微课作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微课教学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同时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教学特点,符合目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并结合所要讲授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作者将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应用微课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环节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教学内容,虽然教师不会在课堂中开展教学,但却是顺利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对课文中的内容、段落及结构框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确定学习目标,找出课文中的不解之处,能够促使学生在正式教学时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语文教师在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能够有所方向。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应用微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其进行读、写、练。微课可以将字的笔顺、读音、含义等包含其中,运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阐述字的含义,可以使学生对字词有更深刻的印象。
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景物等运用微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内容以及主旨有一定的了解,促使其更容易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如讲解《山居秋暝》一文时,对于古诗前四句所绘景色,小学生很难从简单诗句中有所想象。此时,微课的优势和价值便能很好的体现,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将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色通过视频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预习古诗,可以借助微课所创情境,在头脑中想象作者当时所见所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感悟古诗诗句。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上网搜索与作者相关的资料,从古诗创作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事迹等,延伸与拓展学生课前预习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前预习效果,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课文讲解等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语文教师运用微课的教学形式进行导入教学,有效的提升课堂导入的成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导入通常采用新型知识相关联的形式,导致学生无法提高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将微课教学融合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利用微课营造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的学习需求筛选出适宜的文本资料,并制作成微课,运用短视频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所描述的景物,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日月潭》这篇课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见到过,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与日月潭有关的图片或影视资料等,通过整理归纳制作成微课。在正式教学前,向学生呈现此微课,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讲述一下日月潭名字的由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感受,进而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难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形象思维正值于发展时期,对抽象且难懂的文本内容不能够完全的理解,从而导致其语文学习能力无法提升。因此,语文教师便可以运用微课教学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文本内容制作成视频展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是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后复习环节的应用
课后复习作为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既可以帮助学习弥补学习过程中的欠缺,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因此,课后复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课后复习时,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引导学生应用微课进行自主复习,强化所学知识的印象,弥补欠缺。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运用微课反复学习,直至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父亲的菜园》这篇课文时,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此篇课文的学习掌握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细节,感受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但实践教学中,会发现是有些学生并没有完全领会此种写作方法。这时,语文教师需要将文中描写父亲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的段落摘录下来,总结归纳作者是如何运用人物的语言及动作展现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的,然后将其制作成微课,以供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可以显著的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将微课融合进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中的教学环节中,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永鹏.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20,(10):57-58.
[2]余彩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学周刊,2020,2(5):128.
[3]王鹏喜.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