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武元
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 梅州 51444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实施,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习,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和引导,而如果仅仅依靠有限的教材内容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某些文章中的内涵和价值,需要借助课外阅读的方法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但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实施这一策略时,仍旧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研究
阅读作为语文学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取文学知识、拓宽文学视野的重要途径,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就必须首先努力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视,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过成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基础文化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在阅读思维和阅读技巧方面加以引导和培养,通过借助丰富的课外阅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但是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观察,发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模式较为守旧,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并为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
1.阅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就需要首先明确教学的目标,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发挥语文教学效果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本就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科,包含类型和内容极具丰富的文学作品,由于学生需要涉猎广泛的课外阅读素材,因此,如果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那么就会严重降低阅读的效果和质量。当前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和完美的衔接,因此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显得有些不足。
2.课外阅读缺乏正确的指导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在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时,有时会表现出囫囵吞枣的状态,前面读,后面忘,当读完一本书时已经忘记前面的开头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和情节。课外阅读活动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但是当前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合理的引导,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也没有予以及时的帮助和解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不到明显的提升,也体会不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教育需要设计多门类多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涉猎其他一些艺术类和综合类的学科,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课余时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比例就会明显缩减,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积极性。
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与其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热爱阅读、拥有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和分析能力就会明显比其他学生要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和课后引导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和素材,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仅能有效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而且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文章内容的理解。
2.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也较浅,对于新奇的事物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就需要为学生营造恰当、有趣的阅读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能逐渐激发起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对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帮助和解答,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挑选适合的文学读物,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或者专门开设课外阅读课程,鼓励学生将自己自爱的文学读物带到学学校,与同伴进行分享,然后相互讨论自己对其中某一个观点或者情节的看法,这样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实现提高课外阅读素养的目的。
3.创新课外阅读教学方式
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可以由教师设计一些丰富有趣的形式,比如分角色朗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启发式等,都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疑惑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本单元的文章都是从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中提炼和筛选得出的,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这几部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进行深入的阅读,并与同学探讨“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表现在哪些地方?”“鲁智深的性格特点”等问题,都可以激发起学生对文章情节和人物的思考。
4.传授阅读方法
小学生阅历较浅,需要教师帮助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比如,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所选择的素材的篇幅,利用晨读、晚自习或者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对其中所表达的内涵要反复体会;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记随笔的习惯,将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新的思考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进行分析,而且也要学会将优秀的段落、语句摘抄下来,每天都要反复阅读,才能获得新的感受和理解;第三,教师还可以定期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最近的读书心得体会,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学读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也能获得不一样的感悟和体验,对于拓宽文学思维、打好语文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阅读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开展课外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宽文学视野,在阅读内容丰富、题材类型多样的文学作品中,加深对其中情节、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的学习和思考,进而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史惠忠.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19):42-43.
[2]戴荔花.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