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李凡林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当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李凡林
        四川省泸州市第十八中学校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当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发展。阅读习惯包含对书本知识的接收程度,还有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掌握,重视整个阅读中的过程,通过正确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习惯;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语文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通过让学生不断阅读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不仅能够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还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开拓学生自身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理解。而习惯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日积月累、点点滴滴中形成的,阅读也是如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一定要学会坚持,能够具备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能使学生受益终身,促进其未来路上的长远发展。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它的阅读能力。因为在学生进行阅读时,他们的大脑也在无形中进行运转,会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是连贯的,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而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时,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并且需要在阅读时对整体的思路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等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会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能够使小学生的智力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气质
        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时,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在对一些质量较高的文章进行阅读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文章中想要出到哪的一些高尚品质。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学生在进行阅读过程中,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不同人的性格品质,这些内容都会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造成影响,使学生的气质得到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进行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从其中心思想出发,分析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将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起来,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思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较为充分的锻炼。尤其在学生自己尝试对文章的思路进行梳理时,他们的思维会得到锻炼。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学生的能力会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
        (一)创设阅读教学情境,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知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环境塑造一个人的品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大胆尝试现代化教育中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现阶段,有部分教师还在继续沿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生涯中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养成多年的教学习惯,也在用尽全力突破自我,但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信息化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要革新观念,打破常规,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首先,教师需要在班级中创设出和谐的课堂阅读氛围,可以在班级中制作黑板报、读书角、分享阅读心得、推荐好的读物等形式呈现,将课堂布置的更加灵动、舒适,在欢快的气氛中才能有效的阅读。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师,清晨时分感受户外教学的阅读情怀,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情境。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经典古诗词,让学生深情地阅读,再配上优雅的音乐,跟随节奏的美感,切身体会阅读世界的美好。
        (二)小组合作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层次的划分和理解
        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够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有序的梳理,并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让他们自己找寻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好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阅读,通过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沟通和交流时,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够互相交流想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步便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层次进行划分,在对层次进行划分过程中,便是学生梳理文章思路的过程。所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其中存在的联系,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梳理文章思路的各项能力。
        例如:以《父亲、树林和鸟》为例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划分,之后让小组一起进行阅读,结合小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以此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其中,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合理的划分方式,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比如,他们首先会根据课文内容,对父亲、树林和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根据作者的思路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划分。阅读初期,让学生走进父亲的角色,分析一下文章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想要读懂一个人就要通过多方面进行了解,要学会察言观色,具备一定的洞察力,看看父亲的一举一动、听听他的语言、再观察他的神态,通过这些更加细致的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些内容。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划分,能够使学生根据其内容整理出属于自己的思路,并形成一种规律,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人学习活动非常重要的阶段就是小学阶段,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开展趣味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学生更多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在阅读活动当中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亚荣.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快乐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7-8.
        [2]袁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