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张凯良
[导读]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贯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课堂氛围刻板、严肃,学生难以发掘语文阅读学习的趣味,课堂参与的动力不高,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张凯良
        河南省许昌市健康路小学 461000
        摘要:在过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贯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课堂氛围刻板、严肃,学生难以发掘语文阅读学习的趣味,课堂参与的动力不高,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新课改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需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相关工作,寻求富有趣味的阅读教学办法,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掌握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学习实效。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后,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板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语文教学需要明确新的教学目标,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素养。文章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对新课改后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创设立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基于突出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要求,语文教师可以以情境创设教学法代替传统的单一授课法,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并依托于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支持将其生动、立体地呈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当语文教师讲到五年级课文《桂花雨》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和音频来配合教学工作,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阅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动的视听情境中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构建自己所想象的桂花雨场景,然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来表述,展示自己的想法,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予以认可和肯定,让学生受到鼓励,使其可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深化对课文主旨和情感的认识。再比如学习《慈母情深》这一课时,教师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和母亲相处的某一个场景,回忆自己的感受,继而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引起共鸣,感知到语言表达的魅力。
        二、构建“互动型”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构建“互动型”课堂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又一体现,可以改善以往师生互动流于形式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展开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思维水平有确切的把握,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从而获取有用的建议。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轻松、自由、愉悦,利于学生获取到更多的学习效益[1]。


        例如,在讲《我的“长生果”》这一课时,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比如“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哪些事?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熟悉课文内容,继而给出回答,提出自己的问题。接着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和学生展开谈话互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和新问题,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与分享。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讨论动态,适时给予点拨和提示,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对课文主旨和情感的探究,并产生自己的认识。
        三、实施群文阅读策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随着新课改而逐步受到关注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对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语文教师可以将其合理应用到自身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优势,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指阅读同一类型或者主题的文章,相比于学生以往一篇一篇的阅读课文,这样的阅读方式更易提升效率,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并进行灵活的应用,利于学生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可以应用群文阅读的素材,例如,当语文教师开始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授课时,可以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对童年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在童年时期经历过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来思考、讨论。然后教师就可以告知学生:现在我们要学的这一单元的课文就是要走进一些文人的童年岁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四、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新的教育要求下,语文教师不应当将教学视野局限于课本,语文学习是一个持续发展和逐步提升的渐进式过程,只有不断积累学生才可以获得进步[2]。语文新课标也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的阅读视野开阔,阅读思维拓展,丰富其语文知识储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例如,讲到古诗词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作者的其他诗词作品,或者和作者处于同一时代的诗词作品,也可以是主题基调相似的诗词资源,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深入了解阅读,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为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握素质教育发展趋势,与时俱进,积极作出改变,以全面长远的目光审视阅读教学工作,实施新的阅读教学方法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增强学生阅读热情,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语文阅读实践中,最大程度展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申世超.新课改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J].试题与研究,2020(33):68-69.
        [2]崔丽琴.初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