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英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大侣小学 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小学时期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发展过程的重要时期。为了可以让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老师不只应该重视教材知识的讲述,还应该落实好课外知识的拓展,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阅读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与理解能力,教材阅读不只需要达成学生在阅读量上所提出的要求,还应该落实好课外拓展阅读教学。本篇文章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展开分析,并给出一些方式,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训练
现阶段,小学语文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课上教学中导入课外阅读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没有在课上教学期间展现出课外阅读是外延和课堂教学的结合。这种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数量相对较少,阅读范畴也变得狭隘,且缺少主动性,导致其在课外阅读的状况并不乐观。这也对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老师课上教学对于课外阅读的导入,调动起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加快小学课外阅读的变革进程。下面就在小学语文课上怎样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营造阅读环境,奠定阅读基础
被以往的教学观念所影响,学校与家长基本上还是用分数的多少来评价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因为这样错误的理念,为老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迫于这样的压力,老师只可以借助课堂时间来给学生灌输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课下为学生安排特定的作业用来巩固知识,所以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相关的实践,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锻炼也难以获得老师的关注。营造阅读环境是开展课外阅读锻炼的重要基础。学校需要设立对应的阅读课程,为老师与学生创造一定的阅读空间,老师也需要和家长做合理的沟通,要求家长采购部分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书籍,放到家中供给学生阅读。而老师身为教学当中的主体,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老师应尽可能发挥出这个作用,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合理的锻炼。例如,在学习《黄继光》这篇课文时,老师不要急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述,能够在课前给学生留有几分钟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浏览与阅读,然后让其标注文章中不懂的字词,进而了解学生究竟需要学习那些知识,像是“屡次”“匍匐”这些词语的读法。借助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期间标注出部分关键的词句,进而深化其对文章的印象。
二、重视阅读内容的挑选
阅读需要有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本身所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对比较差,且词句的积累数量较少,感悟能力也不够强,唯有挑选部分与小学生认知能力生相吻合,思想内容健康,同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文章或读物,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才会有相应的帮助。立足于此,老师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务必要重视学生当下的阅读需求以及阅读能力,不要单纯依照兴趣与认知去推荐课外书籍。 例如,在完成《女娲补天》这篇文章的学习后,部分老师就下意识的为学生推荐一些类型的书籍,如《山海经》、《封神演义》这些书籍。
这些书籍技虽然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且有着丰厚的思想底蕴,不管是情节内容还是说人物的特征,都较为适合学生阅读。然而因为其是偏古文类的课外读物,并且其文章的内容过长,假如自主去阅读,学生在看到这么一大本书籍,极易望而生畏。因此,老师需要为学生推荐这些书籍时,要么挑选经过改编能够让小学生直接阅读的书籍,要么就要求家长与学生一起阅读,在阅读期间家长可以适度的给学生进行指导,使其能够理解所遇到的问题障碍。此外,因为《山海经》与《封神演义》家喻户晓,大部分影视作品都取材于《山海经》与《封神演义》中,因此为了缓解学生在阅读中所面临的阅读压力,并激起其对于阅读的兴趣,老师需要在课外阅读训练以前,先要求学生自主在课下看一些相似题材的影视作品,深化对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的感知度,接着再让学生进行《山海经》与《封神演义》的阅读就会容易很多。
三、强调阅读方式引导
阅读需要有相应的方式与技巧,不然小学生所获得的阅读体验就可能大打折扣。而课外书籍并不属于教材内容,能够借助老师的细致讲述与课下反复练习是得以巩固,然而课外书籍并未在考试大纲范围以内,学生的阅读仅能凭借自身的兴趣与认知去进行,基本上全然依赖于学生自身去理解与感受,再加上小学生所具有的阅读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锻炼时,老师务必要强化对学生阅读方式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唯有如此,课外阅读所取得的效果才可以得到保障。例如,在完成《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的学习后,老师能够将《南渡北归》这本书籍推荐给学生。岳南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文字底蕴深厚,学生在也阅读岳难的作品时,既能够深化对作家的了解,通过阅读书籍感知一位作家对我国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南渡北归”的艰难过程,也可以借助书籍当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然而因为小学生本身具有的文学修养就不高,在面对矛盾的现状应如何抉择?笔者觉得,老师进行的阅读训练需要注意这两点:首先,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告知学生不要操之过急,不用害怕,只要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郎朗上口的阅读,便可以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与语文基础的夯实,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读懂书籍当中所包含的含义,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次,老师应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历史知识的培训,为学生讲述阅读的技巧与方式,让学生对课外书籍阅读有一定的认知,如此,学生在也阅读期间就会自主的将老师所讲述的基础知识应用到阅读当中,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总而言之,课外阅读在我国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有着很大的作用,不只有助于开拓小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把课外阅读与教材有效结合,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老师能够依据小学生的年纪特征和课下时间为学生制定更为合理的阅读方案,指引学生借助阅读来收获知识,加大阅读的词汇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20(28):9-10.
[2]罗天如.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62.
[3]金婵.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的开展实践解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