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汪晓娟
[导读]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汪晓娟
        乌鲁木齐第八十八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但是,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效果不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应当主动地革新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合理性、高效性。下面,本文就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发生的“蝶变”,是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从而为学生提供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文课。可是,一些语文教师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时候,常常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不相符合。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为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一种多姿多彩新、颖高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使用情境教学法,创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的教学情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使学生带着一份对语文的喜爱之情进行语文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在施教的时候,应当把创设教学情境当做叩开学生学习兴趣大门的钥匙。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苏州园林》这篇课文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对情境教学法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如此一来,教师为为学生创设了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有关苏州园林图片的形式,创建了吸引学生眼球的图片情境。教师对学生说:“这些图片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具体的景色呢?”于是,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古香古色的古代建筑。红色的柱子,绿色的走廊,甚是美丽,”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湖泊。这里开了很多荷花,宛如小孩的脸蛋。湖的旁边还有一个用于休息的亭子。”等学生欣赏完关于苏州园林的图片后,教师对学生说:“如果说图片情境对苏州园林进行了再现,那么《苏州园林》这篇课文就对苏州园林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下面请同学们对这篇课文进行默读。”于是,学生聚精会神地赏读语言文字之下的苏州园林。再次,教师通过创设旅游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愉快而高效的学习。总之,图片情境、旅游情境激发了学生对《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问题教学法,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问题教学法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当善于运用问题教学法,以有效的问题代替直接的灌输与讲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以一种昂扬的姿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例如,教师在讲授《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运用了问题教学法。首先,教师对《白杨礼赞》这篇课文展开系统性、深入性阅读与研究,并确定出《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其次,教师根据《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重点,进行语文问题的构思与设计。问题一:何为礼赞?问题二:为什么白杨树值得赞美?问题三: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  问题四: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其次,教师在施教的时候,向学生展示这些问题。于是,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白杨礼赞》这篇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一边聚精会神地阅读课文,一边根据文章线索思考这些问题。再次,等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说:“好的,大家已经读完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于是,有的学生就第一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礼赞就是表示崇高与赞美的意思。”有的学生就第二个问题进行发言:“之所以礼赞白杨树,是因为白杨树不平凡。”有的学生就第三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作者并不是仅仅赞美白杨树,还赞美了北方抗日军民。”还有的学生就第四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篇课文利用了象征的手法,白杨树象征了农民、哨兵以及精神毅力。”总之,这样的问题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三、利用合作学习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呼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响应。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喧宾夺主,大包大揽。倘使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不仅会让学生陷入被要求的局面,还会影响师生和谐民主关系的构建。须知,小组合作学习法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使教学焕然一新,还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热情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从而使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在学生的身上。
        例如,教师在《社戏》一课的教学中,就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阅读。不过,在正式进行小组合作阅读之前,教师先以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愿等因素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语文成绩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分组,把他们分成了“光荣小组、筑梦小组、奔跑小组”等几个小组。其次,教师让学生围绕《社戏》有关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在“光荣小组”中,有的学生说:“这篇课文围绕看戏写了戏前波折、夏夜乘船、船头看戏、月下划船等几个主要的情节。”有的学生说:“课文主要写的是看戏,但是又不仅写看戏。除了写看戏外,还写了随母亲回娘家以及放牛钓虾等趣事。”还有的学生说:“这篇课文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也体现了农村孩子的天真烂漫。” 在筑梦小组中,有的学生说:“孩子偷豆的行为不是盗窃,这恰恰反映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善良淳朴。”还有的学生说:“这篇课文主要体现了三美。这就是景色美、感情美以及人物美。”还有的学生…… 总之,学生在小组内对《社戏》这一课进行了高效的讨论与充分的分享。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了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使用,从而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上的解放,进而使语文课堂变得高效。
        参考文献:
        [1]王立群.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7,4(51):194-195.
        [2]孟平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