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孙传萍
[导读] 随着全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各界也以新课改为目标积极革新教学方法。
        孙传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乌家中学,邮编:536128
        摘要:
        随着全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各界也以新课改为目标积极革新教学方法。对于语文学科,新课改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育目标,而阅读作为这两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初中阶段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将会使学生在面对着未来的升学发展时更加的游刃有余,使学生终生受益。但是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如果教师只是强制要求学生阅读,学生很可能不理会教师的要求,往往适得其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主动思考,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基于作者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首先简要说明了初中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的现状,接下来给出了几种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为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阅读;语文教学
        引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关键词。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核心素养的目标就是使学生经过语文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形成对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也能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考验着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应用能力,还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初中生是人格的形成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育,他们极易被社会上的不良因素所诱惑,贻害终生。语文教师应当抓住时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进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师需要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积极创新,增加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校园时期受到书香的熏陶,形成随时阅读的习惯,不但为学生进一步的成长奠定了扎实根基,也回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一门蕴含着浓厚人文精神的学科,语文教育对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新课改明确提出了培育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但综观初中语文课堂,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长期以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都将中考作为指引教学的唯一“风向标”,在阅读教学方面,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阅读技巧的训练和提升上,忽略了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将阅读作为应付教师和考试的对策,主观上就对阅读筑起了一道高墙,自然不会积极主动开展阅读;而且还明显背离了新课改的要求,难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另一方面,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学校方面一般很少在阅读上投资,加之家长的重视度不够,学生日常接触的阅读材料较少,同样制约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水准无法进步。
        二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 巧借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授课也早已进入了广大校园中。但是,很多教师授课时,多媒体仅仅是在播放一张张课件,教师在一旁单调讲解,本质上和旧有教学方法没有什么不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善用多媒体,使多媒体真正的为教学所用。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一文时,这篇文章是一首气势磅礴的现代诗,作者结合多种修辞方法,站在广阔的视角上歌颂黄河,是一篇很值得深入阅读的课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课文向学生播放不同视角下的黄河场景。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教学内容上。而且多媒体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主动开始阅读,为创造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做出了良好开端。
        2 时常提问,引导学生探究
        “学而不思则罔”,深入的思考,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考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想要达成高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合理设置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问,促使学生思考。
        如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一课为例,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行文简洁,仅用短短一百余字,就将孙权劝学的前因后果描绘了出来。教师在讲述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借助问题,使得学生自主感悟全文。例如,教学开始时,就可以提问:“孙权建议吕蒙学习,吕蒙的反应是什么样子的呢”,引领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结束后,可以提问:“孙权采取了什么方法劝学呢?得到了怎样的结果?”,带领学生总结全篇。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深入到文章当中,不断拓展思路,文章的脉络也变得清晰明了了起来。
        3 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参与
        小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响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也可以将小组学习带入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这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场来自弱国安陵国与强大的秦王之间的对峙。教师首先可以将学生分组,提出几个话题,邀请小组成员间探讨。例如:全文中唐雎和秦王的气势是否发生了转变?唐雎是怎样扭转了局面?小组讨论后,教师还可以邀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自己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加以点评。通过这种方法,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探究;而且在小组讨论和之后的交流中了解到其他同学的看法,为自己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得以发展。
        三 总结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世界中,阅读是锻炼语文综合能力的良好途径,只有在课堂上加强阅读教学,才能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这要求教师不但应当不断深入学习,加深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还应当具有充足的耐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细心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文之美,并在阅读中积累,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回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使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肖建平.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109-112.
        [2]刘琴. 立足文本探方法,发展思维拓深度——谈初中语文“树状”思维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456-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