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迎春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荷花池小学 湖南省怀化市 419600
摘要:现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上,越来越多的“小古文”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小古文”指的是适合小学生阅读,文章篇幅较少的小文章。“小古文”一般都是寓言故事或者是文章节选的一小部分,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同时“小古文”也是我们中国5000年文明的一个载体,这是让小学生从小感受我国的文化,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从小学习我国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小古文”虽然短小,毕竟是古文,其中的很多阅读习惯、书写习惯甚至句子的先后顺序都不一样。本文从趣味性的角度来探讨“小古文”的教学策略,使得小高年级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吸收我们先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
前言:
虽然“小古文”对我国文化的宣扬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也为学生将来充分了解我国古籍打下了坚硬的基础。但是在我们的学生眼中,“小古文” 也是古文,古文是僵硬刻板的,无外乎“之、乎、者、也”。古文在学生的视角内无异于一个呆板刻薄、生性冷漠、面带老花镜的老学究样子。另外,古文和现代文由于书写习惯的不一样,很多生僻字学生并不理解和认识,又无外乎在古文和学生之间又搭上了一座难以跨越的鸿沟,所以很难吸引学生对此类文章的兴趣。但是在趣味性的引领下,教师可以使得学生对“小古文”重新感兴趣,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
一、图文结合学习生僻字
在古文中有很多的字我们现在已经不在使用,我们就把它们归纳为生僻字。例如“耒”字。此字原意是耕耘的意思,而在现在文中已经将此字剔除。那么在“小古文”出现此字的时候改如何教导学生学习呢?首先这是一个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文字,因为锄头就长这个样子,可以把古代锄头的发展照片做成一个集合,依次向学生展示。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去让学生理解这个字,这个字出现在小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中。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很明显,一个人要想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要想得到回报必须得学会付出。文章的道理浅而已见,但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这类字的解读。比如当出现“耒”字的时候,是什么片段?主语是谁,宾语是谁,而“耒”字充当的是什么结构?在文章中我们发现来字充当的是谓语,也就是动词,农夫怎么样土地,这就是“耒”字的含义。结合上文提到的锄头的演化和这个字的演化。学生们很简单的就能猜出来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一个农夫要拿若锄头怎么土地,当然是耕耘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记忆的更牢固、更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因为这个字的意思是他们自己解读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育出来的。是不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重现场景学古文
在小学中的“小古文”有这么一篇,《书戴嵩画牛》这是一篇节选的小文章,道理也很简单,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的结果也会不同。道理是这个道理,而怎么让学生更加理解这个道理就是个问题。
学生怎么才能对这篇“小古文”记忆的更加牢靠,当然是自己参与进去学习的过程。这个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老师的教导,学生们的听课。而是学生们自己去学习这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学生结组,模拟人物,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表演将此课重新展示出来。就跟演员去演一个角色一样,要想将一个角色演好,自己首先得了解这个角色的所有方面,才能将自己化身为这个人,从而完全将自已带入进这个角色。
所以说学生也一样,他们要想在老师和同学们跟前表现的更好,就得自己在表演前充分了解这个角色,所有的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美,也渴望可以在同学跟前展现自己的长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让他们通过力所能及的努力去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喝彩。在学生表演之前,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读一遍课文,甚至讲一遍课文,没必要让学生自己一人去完成这个任务,有的学生水平确实达不到,但你又想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所以说带着学生先把大致意思和生僻字学习一遍,再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最后将结果呈现出来。这是寓教于乐的一个方式,不仅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去理解这个人物去理解这篇课文,也就是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同时学生在彩排表演的过程中与同学合作,在舞台上表演这些都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三、趣味辨析古今异意字
在古文中有很多文字和现在文字的样子相同,可是用法却不相同了,也就是意思不相同了。例如“走”、“汤”、“居”、“河”等。就拿“走”字来说,在古文中的意思是跑,而在现代文中的含义就是走的意思。那如何来区分呢,首先基础的学习是不能逃避的,把含有“走”字的句子、成语、词语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走马观花”,“儿童急走追黄蝶”等等。通过讲解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让学生对这个字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是对比学习,对比学习的意思也就是将现代“走”字组成的词、句子在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到这个字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做是走的意思。然后就可以进行趣味的活动了,怎么进行趣味活动?首先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从哪方面入手。
现在有很多抢答题的电视节目,通过调查和了解,学生对此类节目很感兴趣。那教师为什么不效仿此节目让学生参与进来呢?在教学《伯乐鼓琴》时,教师也可以组建类似的竞争效果的游戏,找一些古今异议字,例如“善”和“志”等等,在班级上让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来辨析,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的活跃程度,也能增加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来,来实现寓教于乐这一最高教学境界。老师教学不累,学生学习不累,这就是学生们喜爱的学习方法。
总结:
我国文化绚烂多彩,各种经典文章浩如烟海,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现代知识的井喷式增长,我们仿佛忘掉了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而小学生又是整个社会的未来,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教师应该在小学就让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从而到多少年后,我国的文化不会断了传承。而“小古文”的趣味学习正是满足了这些需求,在小古文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教师应该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曾佳.对小学高段语文小古文教学设计分析[J].传奇故事,2020,(5):62.
[2]鄢虹.关于小学高段小古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和探索[J].语文课内外,2020,(29):285.
[3]邵美兰.攀古文之峰 览古代之采——小学高段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0,17(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