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胡思静
[导读] 自主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促进以自主性为核心的积极人格成长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音乐教育活动应该以自主学习为基础,让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充满生命成长的活力,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胡思静
        绍兴市继昌幼儿园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自主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促进以自主性为核心的积极人格成长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音乐教育活动应该以自主学习为基础,让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充满生命成长的活力,让孩子们乐在其中。我园结合园本课程从环境、教学、专项活动等方面入手,对音乐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主动学习、迁移有效学习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师幼双方共同享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之旅”。

关键词:音乐活动 幼儿 自主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幼儿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以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发展幼儿个性为宗旨,以便更好的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环境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但在幼儿园中有不少教师由于不重视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践中或者仍然追求孩子对音乐技能的迅速掌握,或者干脆溶解音乐教育与生活的边界,用"随便跳"、"随便唱"等放羊式音乐教学敷衍幼儿……一味地“给”、“规训”,而对幼儿的自主学习需要视而不见,对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
        随着《指南》的颁发,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要日渐进入幼儿园教师的视野,我园的园本特色是音乐体验课程,结合园本课程特色我们的老师们开始关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注意在音乐教学中给予幼儿感受、表达和体验的机会,激励幼儿自我超越,并在《指南》和音乐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指引下,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让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充满生命成长的活力,让孩子们乐在其中,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创设环境,建立自主学习空间
        瑞吉欧认为,“每个班除了有两位教师外,环境是第三位教师”。孩子的自主学习不是自发的,是需要环境来支持的,教师应该提供关注孩子个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孩子自主学习。我们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音乐的氛围。清晨轻快的晨间音乐,迎接孩子快乐入园,愉快的一天从此开启;舒缓的午间音乐,陪伴孩子安静就寝,随着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悄然入梦;温情的离园音乐,护送孩子安全离园,伴着大手拉小手回家的步伐……每一个环境都会和幼儿互动。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在音乐环境尤其是音乐室内外区域的创设上,提供了有利于表达、表现的音乐活动环境,积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运用、巩固和拓展良好的自我教育策略。比如,在晨间早操活动中,他们是那样地会玩,彩虹伞上用奇思妙想奏方式出各种节奏,有的拍肩,有的拍手,有的跺脚,不亦乐乎。
        区域活动中我们也进行了创设,这里的区域主要是指我们音乐活动最常进行的表演区,我们从空间布局、材料投放等方面入手,将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提升,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推动幼儿个性能力的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建立合理的表演空间布局,拓展幼儿自主学习空间
        给幼儿充足的表演区活动空间。表演区活动空间的狭小限制了幼儿的行为,幼儿施展不开,很多自主学习行为被扼杀在摇篮里。

可以通过:1、挖掘走廊、阳台、休息室等空间作为表演区活动的延伸空间;2、通过将表演区与其他区域融合来增加各区域活动的空间范围:如中班的主题活动三只小猪中有音乐剧表演的内容,那么相关联的道具就可以在美工区进行制作;表演区还可以与图书角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加强表演区的墙面创设,还能将丰富表演内容,如大班的老鼠嫁女的故事,老师们将故事的内容搬到了表演区的墙面,并且和孩子们将故事改编成了一出音乐剧,结合了故事内容还加入了有趣的《老猫来了老鼠跑》的音乐游戏,将音乐剧和音乐游戏的“种子”悄悄埋进了幼儿的心里。
(二)提供自主学习材料,引入多媒体技术,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在表演区活动中,材料是作为一种隐形的指导手段而存在的。在为表演区活动投放和调整材料时,我们注重投放更多的能够引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保持幼儿对材料的热情和喜爱,让材料发挥它应有的引导作用。比如我们在区域里投放了“圆圈舞”的部分图片材料,幼儿进区后就可以先自主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尝试学习这个舞蹈,幼儿可以自主读图学习也可以引发同伴间的讨论学习,最后学会整个舞蹈,不同幼儿对于读图的能力是不同的,那么只要是符合节奏和舞蹈的要求,我们允许幼儿对舞蹈做出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创编;同时我们还注重多媒体设备和技术的运用,便于携带和幼儿操作的便携音响,幼儿能够在学习后独立掌握操作,那么表演时的音乐等就可以由幼儿自主选择,不同节奏的不同旋律的音乐只要是合适圆圈舞的都可以拿来进行表演,这些做法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自主选择性。
        视频学习微课的投入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如:如中班音乐游戏《朱迪警官》,教师将这节课做成了微视频,幼儿通过投影笔,自己就可以顺着故事情节,来完成这个抓偷车贼的音乐游戏。这样的技术引入使得我们投放在表演区的内容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吸引幼儿产生浓厚的自主学习兴趣,为幼儿自主学习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二、立足音乐游戏,创设真实教学情景,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为了积极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自主性,教师不断地开发音乐游戏丰富教学过程,我园在音乐游戏上的研究已经持续多年,通过将音乐教学与游戏融合,引导幼儿借助主体体验的方法进行学习,我园教师在玩·享音乐课程的理念下开展教学,规避教学目标的束缚,加强对儿童生命的关注,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快乐的成长,最终立足于游戏实现幼儿热情与活力的增强。
        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学习音乐自主性的提升,教师需要创建“高结构低控制”的教学环境。为了确保幼儿缺乏控制,教师在组织集体性游戏教学活动时,在音内容、情境等方面进行了合理化设计,并从教育者的角度进行预成性考虑,不断丰富师幼、幼幼的互动形式,提供给幼儿更多自主、自由表现机会,确保幼儿参与音乐教学的热情,确保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以大班《老鼠嫁女》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游戏《老猫来了老鼠跑》为例,我们选择了时下流行的《忐忑》作为旋律,请幼儿听听不同的旋律对应的是什么样的情节,游戏如何进行根据旋律和幼儿对旋律下情景的解读来架构,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幼儿。游戏的玩法全部由孩子在猫捉老鼠的情景下通过对旋律的解读来设计,最后设计出完整的游戏,教师提供道具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其中。这样的课堂中你会看到孩子的状态是积极的,主动的,乐在其中的。
        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关注幼儿在自然游戏状态下的音乐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在舒适且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学,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激情。比如在“饼干畅想曲”主题活动中,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捕捉到了教育契机,尝试把孩子在生活中经常听见、观察到的饼干造型提炼出来,对它进行了艺术上的加工与引导,使它们成为对孩子们而言有艺术教育价值的活动内容,提升孩子的音乐素质和生活经验。
        自主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促进以自主性为核心的积极人格成长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音乐教育活动应该以自主学习为基础,让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充满生命成长的活力,让孩子们乐在其中。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园幼儿音乐活动效果的提升以及发展,我们的老师通过以上做法加强了对于幼儿自主性的启发,相信随着相关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到位,我园的音乐活动必将获得长足的进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