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活动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曹朦朦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曹朦朦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机关幼儿园 山东省 威海市 264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人们越发关注活动开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让幼儿的体育教学越发完善,让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加强,让幼儿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活动开展的安全性,确保幼儿在安全的条件下展开游戏活动。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班本活动;开展
前言: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越发关注幼儿活动开展的形式。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能够主动地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同时也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展开,让自己在安全的条件下加强对于自身身体的锻炼。下面,笔者将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应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对于素质教育越发重视,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要对于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让自己能够进行更为全面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应当从学生在幼儿阶段开始向他们教授相关的知识。在这一阶段,幼儿大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心理开展相对有趣的游戏形式,让他们能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让自己能够较为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为自己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提出的教学方式应当是有趣的,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还能让他们的锻炼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这一点应当引起教师的充分注意,让幼儿能够在具有游戏性质的情境中加强锻炼,激发对于运动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拯救小玩偶”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进行障碍跑的练习。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教师需要在目的地放置一个孩子们喜欢的玩偶,然后在孩子将会行进的路上设置一系列的障碍,让幼儿进行障碍跑。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奖励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孩子,将在终点处放置的玩偶送给他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安全措施的实施,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对活动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让孩子能够提前了解相应的跑步技巧,让自己能够在较为安全的前提下对自己的速度进行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幼儿们能够很好地激发自己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并且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较多的实用的知识。之后,他们能够更加认真地参与以后的游戏活动,这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知识的效率。
二、结合幼儿的特点开展活动
        同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幼儿有着非常独特的发展特点。而处在同一阶段的幼儿,他们的心理特征也是各有不同的。

因此,教师开展教学应当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所在,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让教学的形式更能契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帮助他们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激发自己的运动兴趣,更好地提更自己的身体素质。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对于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为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
        幼儿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幼儿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特点。例如在每一次的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当对于他们的日常活动以及学习特点有较为全面的观察,根据他们相应的心理特点开展与之契合的活动形式,让幼儿能够在较为合适的活动中增强自的身体素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让游戏充满游戏性,还要让游戏充满教育性,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还能切实地学习到真正有用的体育知识,这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巧用道具,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道具,这不仅有助于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让他们能够应用多种道具对于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由于不同的幼儿的想法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可以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展活动,这对于幼儿个性化发展有所帮助。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幼儿的道具使用作出一定的指导,让他们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在锻炼的过程中有效激发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从幼儿阶段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基于对各种道具的认知,在各种活动之中进行巧妙运用,让幼儿的思维能够得到启发。比如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活动的主题,让他们思考对于主题的理解。接着,让他们通过自由挑选道具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之中加强对于不同道具的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一定程度的讲解,让幼儿能够更为清楚地了解它们的用处。在活动将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于手中道具的理解,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对于道具的理解。其他的幼儿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能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激发灵感,这对于开拓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有所帮助。当他们通过彼此的介绍对于不同的道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他们的视野会得到自然而然的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一定的培养,这对于他们的发展有所帮助。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相应的活动前,应当将游戏形式同活动进行巧妙的结合,让幼儿能够在激发自己兴趣的同时积极参与到运动之中去,这对于幼儿学习到较多实用的知识,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在保证游戏有趣性的同时应当注意对于幼儿的保护,让他们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实现健康的成长,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参考文献:
[1]张春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主题活动实践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22):15.
[2]吴旖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探究式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科学咨询,2019,(34):78-79.
[3]戴安娜.幼儿园课程游戏班本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年轻人,2019,(21):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