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赵玉凯
[导读] 中学写作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没有明确的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无序性和功利性;学生没有得到系统的写作教学指导等问题。
        赵玉凯
        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50
        摘要:  中学写作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没有明确的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无序性和功利性;学生没有得到系统的写作教学指导等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笔者在教学实际中,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写作水平实际情况,进行了对于初中生微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 : 初中生作文现状;微写作;教学策略
        一、当前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章可循。
        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和专门的训练,学生一般不会自觉的在生活和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不能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也不会捕捉一瞬间的情感。当老师要求学生作文写生活实际和出发真情实感的时候,学生往往捉襟见肘,无话可说,甚至时常出现凑字数的现象。
(二)教师教学没有完整统一的思路,作文训练随意,缺乏系统性,训练型是陈旧单一。
        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利用好部编新教材对于作文教学的优质资源,作文题目设置随意,训练目的不清晰明确,针对性不强,没有长远打算和整体思路。写作训练不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面系统进行。讲解随心所欲,没有重点,没有主题。
(三)教师作文讲评课中功利性过强。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有的教师为了考试成绩,进行作文教学时,限定过多且偏向于某种考试文体的讲解,不注重全方位地进行探讨分析,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学生不能自由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进行撰写,从而降低了写作的积极性,难以全面发展。         
(四)作文批阅形式单一,教师劳而无功。
        学生多写多练,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造成了作文批改难以面面俱到。长期以往,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很多时候解决的都是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同学身上出现的个别问题却没有单独进行讲评,学生写作水平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而老师布置的任务却依然要完成,评改方式的单一也使学生产生了应付心理。 
        二、微写作的特点                 
        首先,微写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微作文不用长篇大论,学生也就不用担心字数不够,材料匮乏等问题。在学生看来,微写作只要将所想诉诸文字即可,修改起来也比较简单,不会产生畏惧心理。 
        其次,微作文形式多样。微写作不限制文体,表达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势态,根据写作题型的灵活度,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均可 。

        
        更重要的是,微写作重在情感抒发。文章越短小,文中的问题可能就越多,微作文相比大作文而言,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和内涵思想的表现。
        三、微写作教学策略
        (一)教师拟定阶梯计划,让训练循序渐进。 
        微型写作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教学中针对学生学情更新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之上,致力于研究学生当前的写作学习能力、写作需求及写作困境,以此作为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创新写作教学的内容。部编新教材每单元的作文训中都有微写作的参考题目,不仅结合学生实际,又契合阅读教学内容,针对性更强,训练点明确,阶梯度明显。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零星素材不丢失。 
        微写作训练在日常应用中要常态化,不要规定统一时间,也不要有字数限制,这样其灵活性就行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随时发现身边真善美,及时捕捉内心的小感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写作有兴趣。
        (三)引导学生修改润色,让真事真情更生动。
        在进行微型化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自觉的修改意识,注意书面语言的逻辑性,将一些良好的修饰方法用于文章中,在表达自己思想时条理清晰、富有想象力和逻辑性的同时,让语言生动活泼起来,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自己润色所要表达的内容,对于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说明,写出的文章更具有情感化。比如在教学写人物时,可以从自己最熟悉的人写起,给学生一定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使用人物描写方法,突出其个性特征,将人物写真写活,一定要留时间给学生修改润色。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写作内容的润色过程中,将泛化的内容细化。
        (四)续写,改写,仿写,让阅读教学与微作文无缝衔接。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如何利用阅读教学来促进学生谢谢、做水平是很多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其实,除了可以写读后感之类的大作文,我们也可以用微写作的形式加以训练,如在教学完一篇故事性的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改写,扩写,仿写。比如在教学《范进中举》后,教师告诉学生,报录的人报错了,范进并未中举,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因为有了对原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在续写时仍能够写得精彩而有可读性。又比如,《孔乙己》学完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想象孔乙己接下来会有怎样的经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主要与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视度不够、学生互动探究合作写作不强等有关。下一步,在微型化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情,适当分解写作目标,降低写作教学的难度,对于写作大内容进行细化,让学生在写作中带有情感,同时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写作教学兴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