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春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特殊教育学校 733000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学生不仅能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文字语言利用技巧,切实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对文章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具备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心智能够借此机会变得更加成熟。在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够以理性的目光去看待,并且会主动纠正以往不良行为举止,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受益终身的。为此,教师应该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将传统文化思想有机融合到以往的教学经验中,让自己的教学环境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灵性。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课堂;传统文化
语文知识的学习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学生不仅需要将其中的各种理论知识清晰记忆,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灵活应用各种知识点。尤其是在学生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周边事件的时候,更加需要利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的心智能够借此机会变得更加成熟。为了能够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现阶段 实际需要的教学策略,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和本班学生展开深层次的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现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教材中的核心内涵加以拆解,深度挖掘出其中存在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的心灵能够受到传统文明的洗礼,学生能够从根本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本文对现阶段语文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理念,旨在帮助更多教师能够利用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
一、将传统蒙学理念融合日常教学环境
自古以来,我国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并且在这种教育模式的长久发展下逐步形成更为完备的启蒙教育体系。比如,三字经或者百家姓的传授便是启蒙教育留下的瑰宝。这些启蒙教育著作的内容本身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其中的思想内涵即便是小学阶段学生也能够清晰理解,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就能够对很多人生哲理具备深刻印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更多的人生道理。为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的时候就需要积极利用这些灿烂的中华文明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人哲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深刻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阐释传统文的内涵。比如,教师在讲授《妈妈的账单》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理念。这篇文章的中心内涵是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孝顺自己的家人,让学生充分领悟到孝道的重要性。为了可以让学生对孝道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应该积极引入《三字经》的内容,让学生背诵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首孝悌,次见闻”中的深刻含义。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将《增广贤文》中,羊有跪乳之恩等方面的内容充分融合到这篇文章的解析中,让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到中华传统文明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传统知识的同时真正体会到孝顺父母的重要价值,教师的课堂环境也能够借此机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个过程中对语文知识的研究具有更好探究意识。另外,教师在讲授这些 传统文明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让这些宝贵的思想观念在学生中间得到传承。为此,教师一定要更加重视对蒙学领域知识的应用。
二、将传统节日内涵融入小学教学内容
传统节日汇集了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让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将宝贵的文化精神传承下来,并在传统文化中不断成长。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的时候也应该注重将文章中的深刻内涵和各种节日加以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够让授课环节进展的更加顺利,学生也能够对传统文明深刻内涵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并能够在此鼓舞下具有更加成熟的心智,让学生能够切实领悟到传统文明所具有的魅力。比如, 教师在讲授《元日》这篇古诗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春节相关的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对春节具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学生的内心也能够在传统文明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充盈,可以对传统文化具有更加强烈的热爱之情,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也能够借此机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可以对学习传统文化具备更大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利用自己的智慧积极研究相关知识内涵,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
三、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各种教学活动
农耕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风俗文明,人们能够在这种传统文明的影响下寻找到耕种的规律性,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切实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其中最为经典的文化内容就包括节气歌,让人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农作物播种的时期。这些内容都彰显出了劳动者辛勤工作后的宝贵成果,并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工作经验。为此,教师在讲授《秋天的图画》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积极使用节气歌阐释文章中的深刻内涵,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文章中所描绘的丰收之景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包含了我国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只有他们辛勤付出才能够保证每个人免于食不果腹的境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佩服劳动者智慧头脑的同时在内心深处生出敬佩之情。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农耕文化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与到植树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对植物加以栽培。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采摘活动中。这些活动都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农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是受益终身的,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会成长为勤学肯干的人,这样才能够收获文化课知识学习领域中的硕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崭新的教学环境中逐渐获得心理上的滋养,学生在面对各种学习问题的时候都能够利用更加理性的思维加以考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可以更加热爱学习语文领域知识,班级内部能够形成更加高涨的语文知识研究氛围,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种良好风气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学生都能够拥有璀璨的发展前景,教师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优秀思想挂念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孟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品位经典,2020(09):51-52.
[2]李四军,刘望姣.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8(08):49.
[3]于洋.小学语文教育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J].职业技术,2017,16(08):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