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慧芳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幼儿园 山西省晋城市 邮编048000
[摘 要]在幼儿园大班幼儿自主游戏期间,由于部分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有效突出、以及游戏未能有序开展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大班幼儿开展自主游戏。因此,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开拓幼儿的视野,突出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适当;要培养幼儿自主游戏时的规则意识,以此提升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时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主游戏;问题;对策
在幼儿园大班的自主游戏当中,为了让游戏更有趣更好玩,幼儿会主动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想法。这些游戏是自主发挥的,也是自由的,更加适合大班幼儿的需求,可以有效发挥游戏效果。然而,在开展自主游戏实践当中,也有很多大班的幼儿和老师仍未能使游戏的自主性得到一定的发展。因此,笔者针对目前大班幼儿在进行自主游戏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大班幼儿自主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开展“自主游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突出幼儿在自主游戏期间的主体地位。在大班时期开展的自主游戏过程中不难看出,一部分幼儿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仍然比较落后,以老师的“主导作用”来替代了大班幼儿的“自主活动”。不管是开发游戏,还是组织游戏活动,大班幼儿都是在老师“要求”之下而被进行着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也时常性打断幼儿的活动或让幼儿停止游戏活动,并没有尊重幼儿在游戏活动期间的自主创造性,因此,就会让幼儿丧失了对自主游戏的持久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二)主体性不充分
促进自主游戏的发展重点是要发展幼儿自身的自主能力,在开展自主游戏期间,大班幼儿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部分幼儿老师也往往以成人角度来观察大班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使得所制定的游戏活动有着极强的功利性,没能尊重幼儿参加游戏的意愿,这就使得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丧失了“自主性”,在游戏进行期间幼儿们的行为也遭受了一定的限制,让自主游戏活动变成老师教学安排中的“表演活动”,使得幼儿丧失了自主体验和自我创造的良好时机。
(三)缺乏游戏规则
想要有效开展大班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就离不开游戏规则,在实施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大班幼儿时不时会出现一些争执,这与老师忽略大班幼儿在游戏期间的养成规则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孩子们缺乏规则意识就开展自主游戏,会导致只要老师离开游戏后就会使游戏活动变得没有秩序,孩子们在游戏期间常常无法找到自己在游戏当中的角色,就无法自主地去调整在游戏中的各种行为。
二、在大班阶段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属于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教学期间需要体现出幼儿老师们整体开展自主游戏的价值取向。这并不是简单地锻炼大班幼儿的肢体表演能力,关键是要发展幼儿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合作、自信、勇敢、责任等个人品质。在进行自主游戏期间,要重视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强化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不断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侧重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大班幼儿在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拓幼儿的视野
老师怎样才可以针对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自主游戏活动呢?重点是要开拓幼儿的视野。在开展自主游戏时,老师首先要将自身的姿态降低,深入大班幼儿的生活,并了解大班幼儿的性格发展特点,从幼儿的视野去客观性认识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耐心地指导大班幼儿正确地进行自主游戏,并客观的针对幼儿游戏后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教师要在幼儿们自主游戏期间尊重幼儿的自由意志,从设计游戏活动到组织游戏,可以重点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设计的游戏活动环节,老师也要尊重幼儿自己选择的角色,以此激发大班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幼儿维持对自主游戏活动的兴趣。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期间,老师也可以试着将游戏活动的部分情节变得自主化,让大班幼儿按照游戏情节适当创新游戏中的情节,以此来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能力。
(四)加强观察的过程,突出老师的主导能力
幼儿们进行自主游戏不代表这就不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大班幼儿的自主游戏需要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才能有效开展。因此,老师要掌握指导的手段,努力做到有效指导,在指导期间要适时、适当、得法。适时重点指的是老师要掌握好指导游戏活动的最佳时机,在大班幼儿游戏进行得正顺畅的时候,老师是不能介入的,不要打破幼儿的游戏进度。否则就无法达到指导效果,更容易使幼儿丧失参加游戏的情绪。当幼儿的自主游戏进行时出现不顺利的适合,老师就可以借机进入游戏,并开始进行指导,以此激发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乐观心态;而适当主要指老师需要掌握好指导期间的力度。由于自主游戏活动属于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因此,在游戏进行期间,老师尽可能减少自己融入幼儿的自主游戏。老师可在开始自主游戏之前对幼儿进行全面性的指导,包括在游戏活动期间需要遵循的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在没有出现特殊状况时,在游戏进行期间老师就不可以介入到游戏当中;等游戏活动结束之后老师可以让大班幼儿对本次进行的自主游戏活动进行反思,从而实现指导的根本目的,为今后开展自主游戏活动做好铺垫。
(五)培养规则意识
在传统的自主游戏教学期间,老师常常会让大班幼儿按照自己要求的去执行,或是规定游戏活动内容、游戏材料等,使大班幼儿无法通过亲自体验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致使在游戏期间,老师要不停强调游戏规则并要求着幼儿怎样去做。老师要为幼儿营造轻松的游戏活动情境,要让幼儿在实践当中进行体验,并感知到游戏当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是哪些。比如:使用游戏材料,很多幼儿喜欢抢材料,在使用过后就会随意的摆放,致使游戏材料在使用期间没有顺序,直接影响着游戏活动的效果。因此,只有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里进行体验,才能使大班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学会利人利己,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三、结论
总之,想要使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老师要在自主游戏期间扮演好观察者、指导者和支持者,并通过不断观察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期间的进行情况,不断反思,总结,运用多样化的指导方法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效开展,以此使幼儿形成善于表达、积极学习的品质。
[参考文献]
陈淑珍.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师, 2019, 000(0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