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永连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凤小学 福建 龙岩 364100
摘要:从数学这门课程来看,其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运用绘本教学的方式组织低年级教学活动,获得了广大教育学者的认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绘本教学既可以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还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对此,文章中对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究,旨在锻炼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中绘本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载体,运用绘本组织教学活动既可以将绘本故事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结合,还能够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及探究热情。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而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所以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而数学绘本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既可以绘本中的图画故事与数学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还能够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低年级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数学知识故事化,课堂氛围趣味化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尚未形成数的意识,所以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的速度比较难,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发挥绘本的优势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还能够使得绘本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学生在主动思考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入绘本教学方式,借助绘本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绘本中所涉及到的数学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设置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绘本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绘本故事中融入数学知识,并设置相应的悬念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绘本故事:一群图形宝宝找不到妈妈了,你们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妈妈吗?此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可以挑选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图形的概念及特点,然后让学生使用小棒来摆出不同的图形,并将自己依据教学内容筛选图形的过程进行记录,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图形分类的经验与方法。
二、数学知识生活化,知识理解深度化
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来看,低年级涉及到的数学知识难度不大,但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以此来使得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掌握数学新知识。从低年级的数学角度目标来看,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所以更应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知识、应用知识,以此来实现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从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及涉及到的具体情境引入绘本教学,将数学课本中抽象的数学知识以丰富的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掌握数学新知识。
例如,在《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我的一天”,该绘本故事主要讲述了消防员叔叔一天的工作及生活方面的故事,绘本中给出了各种时间,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并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数学工具绘本化,降低知识的难度
从现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来看,对于绘本教学方法的融入,则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够全面地了解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所以,当下对于数学知识与绘本教学的结合,则需要小学生结合现阶段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才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绘本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增强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创设绘本教学情境,以此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品质。例如,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来辅助教学,将校园中的树木花草通过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创设具体的数学绘本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体验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通过情境教学还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新知识。
四、数学课堂情境化,数学知识体验化
从现阶段低年级所使用的数学教材来看,数学绘本更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绘本与知识的结合则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所以对于低年级数学方案的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绘本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绘本中所描绘的故事来认识数字、读写数字,以此来锻炼低年级学生的数字读写能力。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来设计绘本故事“森林中的宝宝”:最近森林中诞生了很多宝宝,小朋友们快来和大树爷爷来数一数一共出生了几只宝宝。狐狸宝宝有四只,松鼠宝宝有三只,老虎宝宝有六只,山羊宝宝有九只,一共有二十二只动物宝宝。在这个数数的教学情境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绘本故事的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随着北方天气的变冷,森林中逐渐地变得安静了下来,因为山羊一家搬走了,这就少了九只宝宝,还剩下十三只宝宝。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来计算森林中的动物宝宝数量,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思维,还能够直观地看到计算结果,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效地提升数学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绘本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既可以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意识,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去探究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创新意识进行有效地培养。因此,对于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则需要教师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的筛选绘本,并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将绘本与其进行完美的结合,以此来增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俊芳.论小学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1,(02):37-38.
[2]王莎.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真本教学课堂实践探析[J].读写算,2020,(36):5-6.
[3]梁燕.浅析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考试周刊,2020,(A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