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珠
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第三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3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因人而异,这就出现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之间不同之处。教学工作不应只重视成绩好的学生的成长进步,也应该加强对成绩较差的后进生的指导,帮助后进生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想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采用高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改善,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保持平稳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小学数学;后进生;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据了较高的地位,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所学的数学知识中与计算紧密相连,由此可见计算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划分,教师应该结合本班级的实际学情,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在今后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实现成绩较差学生的进步,真正地实现所有学生成绩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指导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教师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以往传统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数学教学枯燥乏味,教学理念落后。后进生本身成绩较差,对于数学学习认识不足,缺乏对数学学科的重视,学生兴趣不够浓厚,对于数学知识不愿意学,在课堂上机械式地听讲,学习效果不佳。传统教学理念落后和学生兴趣不足,成为制约教学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学生被动接受
受限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制约,在课堂上往往教师一个人在进行“自问自答”式教学,学生本身对于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又多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口相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后进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意愿并不强烈,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手段不够新颖
传统教学方法手段较为陈旧,多运用板书、学生课堂背写单词等形式开展教学实践。传统教学手段已难以适应现代教学工作,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教学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积极将新技术手段、新事物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借助新事物来实现教学目的。学生对于陈旧的教学媒介早已不感兴趣,却对于多媒体音视频、网络学习等新事物兴趣浓厚,这也启发教学工作必须要找到迎合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吸引学生兴趣的新事物来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二、转化后进生学习成绩的策略方法
(一)角色转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告别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并且转换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角色,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主人,在课堂上有一定的话语权,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带着问题上课,教学活动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这个关键点。后进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也与教师过分彰显自身教学地位,缺乏针对后进生进行合理的教学活动有关。
例如,教师可以尝试与一些成绩较差的后进生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来为教师和其他学生上一堂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学生既是学习活动中的知识接受者也是教学活动的施教者。后进生因为平时的学习成绩差,无法跟上学习进度,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出现学习成绩差,不愿意学的恶性循环。在让后进生进行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在讲课时可以对所学知识形成新的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就实现了互换,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可能是意义非凡的。
(二)巧用分层教学,增强学生自信心
分层教学法是解决学生学习差异的一种最佳方法,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教学中设立层次。比如在教师提问环节,教师应当提前设计好不同层次和难度的问题,向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别提出,将最基础的问题交给“后进生”解决,同时还应善用鼓励法,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鼓舞,获得学习的动力。第二,表现在练习与作业方面。“后进生”的学习房展方向与普通学生不同,教师应当给予他们基础的练习题,让他们的学习过程呈现出阶梯状,而不是设置一个高台,让他们难以攀登而选择放弃。第三,表现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后进生”应当设置不同的评价模式,一方面要减轻成绩的评价影响,而加强进步幅度的评价权重;另一方面则要扩展评价范围,找到每一个“后进生”的优势与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拥有持久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一节时,学生在当前阶段基本上都能掌握计算的基本法则,如果只是单纯将计算试题拿出来反复练习,会很快消减学生的兴趣,那么就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实际探究性特征,为小学生们开展数学的分层教学,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方程知识水平来合理的进行分层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而有效的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呈现在数学课堂之中,从多媒体设备中为学生展示一块蛋糕,学生们都满心欢喜,借此机会教师进行提问:“同学们过生日的时候我们来分蛋糕,一家三口人,没人吃蛋糕的9分之2,那么3个人一共吃多少呢?”这时,教师让学生和同桌或者前后桌进行问题探讨、相互交流。在探究后,学生给出了两种答案,一个是9分之2连加之和;另一个是9分之2乘以3。在教师的鼓励下以及优等生的帮助下,后进生不断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做计算题的过程中也有一种钻劲儿,能够提高后进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新教材的践行者,应当具备创新力的教学手段,不断缩小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教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教学指导,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后进生夯实基础知识,快速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庆雷.提高后进生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力方法初探[J].知识文库,2020(24):43+45.
[2]董玲艳.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