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龚绎乾
[导读] 在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合作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的人开展相关活动的必经之路。
        龚绎乾
        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 211500
        摘要:在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合作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的人开展相关活动的必经之路。如若一个人并不懂得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同他人进行合作,那么他便不能够同社会进行融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更是天方夜谭。对于学生来说,在开展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进行小组合作,他们的合作意识能够得到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本文围绕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应用
前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各种自然现象有更为清楚的认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式对物理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而小组合作是很好的开展教学的方式,他们可以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让自己能够更灵活地使用合作技巧。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巧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
一、对于“小组合作”的概念分析
        所谓的小组合作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通过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因素进行互动,接着,教师需要以小组取得的成绩作为最后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能够齐心协力,有较为统一的目标。
        在初中的物理学习阶段,学生们大多是第一次接触相关的物理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部分的物理知识过于生僻,他们理解起来较为费力。但是如果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他们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二、在初中物理课堂实行小组合作的原因
        对于大部分的初中生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来获得知识,因此,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被消磨。渐渐地,他们会出现跟不上老师进度的情况,他们的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更不提能力的提升了。
        在当今的社会,合作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旋律,因此,学生需要在初中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为之后的工作奠基。教师在开展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去获得答案,学生不仅能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能够培养自己合作的思维,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和日后融入社会大有裨益。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实施小组合作的形式是有必要的。
三、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学生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组
        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部分知识点是需要小组通过讨论进行探索的。但是具体如何分组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

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采用两人一组的形式开展,人多了反而会把问题搞得过于复杂;对于相对来说较为困难的问题来说,可以采用前后桌的同学为一组的形式开展,方便他们展开讨论,人数上也比较合适;对于更为复杂的问题来说,可以由教师进行分组,保证每一个小组的综合实力持平,人数上6-8人为宜。因为如果教师将成绩相对领先的学生分为一组,他们的进程将会变得比较快,能够较快地得出实验的结果。但是其他组的学生并没有这样的速度,因此同一个班级的小组在进度上差别很大,进度较快的小组在完成任务之后无所事事,甚至会对其他小组有一定的干扰;进度较慢的小组在看到有的小组已经完成了任务,会打击自己的积极心和信心,这将不利于班级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应当尤其注意这一点。
(二)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证明: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能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不开展游戏竞赛的形式的学习效果远不如开展游戏竞赛的形式。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安排竞赛性质类的游戏,让小组能够在竞赛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开展《电阻》的相关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哪些因素能够对于电阻产生影响?”,接着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通过翻阅相关书籍获得问题的答案,他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地捕捉课本中的关键信息例如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等,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不开展此类的教学形式,学生就不能够激发自己的探索热情,这不利于教学任务的推进。在开展了相关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能够减少说闲话的时间,能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同其他学生交流问题的答案上面,每一位学生都会在为小组的胜利而努力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前明确分工
        在开展正式的小组合作之前,每一位学生需要先对于自己的任务有明确的认识,例如谁是负责记录的?谁是负责操作的?等等,不然他们会在实验的过程中表现出手忙脚乱。
        例如在学习《滑轮》的相关内容时,由于相关的物理知识比较简单,可以让他们两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实验。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谁是负责操作的,谁是负责观察和记录的,这样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为有条理的进行,各个环节的效果相对来说也还是可观的。在完成一次实验之后,他们可以互换角色,从另一个维度对于本次的实验进行感受,这将有助于他们能够在理解彼此难处的前提下加强相互帮助的意识。同时,他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懂得如何让自己能够同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进而能够领悟到合作的策略,这对于学生之后融入社会,同他人进行合作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可以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能够增强自己的合作意识,能够让自己学会更多的合作技巧,能够同他人进行更好的合作,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策略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充分领略到小组合作的作用,进而让自己的综合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传新.基于互联网+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03-204.
[2]褚珈宁.小组合作构建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04.
[3]董其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29):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