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妍
高县胜天镇初级中学校 四川 宜宾 645156
摘要:化学始终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能够引导学生用更加严谨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整个素质化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对此,本文也将以化学实验课堂为切入点,立足于初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微课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微课教学的基本特点,探讨应用的价值和意义,阐述实践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微课应用;方法分析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信息技术不断结合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课堂设计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在于简单的理论知识讲授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技术的引进和升级,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调整和创新提供了鲜明的思路。微课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到新时期的鲜明产物,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化学实验教学来讲,要尤为强调微课在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一、分析微课教学的组成和基本特点
微课的教学理念始终围绕着视频的制作和传播,重点突出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环节,能够记录知识解释的全过程,视频是微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与核心载体,不仅涉及到教学内容,也包括练习测试,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性特点,是课堂实践活动的重要辅助工具。以上这些内容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主题式的资源应用环境,具有半结构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微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多样化的传播与不同的网络平台有效对接,这是现代化课堂教学的鲜明进步。一般情况下,微课的制作都需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时长通常在5分钟到10分钟左右,在内容上具有十分明显的针对性和侧重性,能够简化学生的学习内容,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分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微课的应用能够展现出更加直观的化学现象,学生可以在实验现象的引导下,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在过去,教师通常会在讲台上为学生示范实验步骤,直观的展现出不同类型的化学现象,或者是直接展示出实验的结果,这种单一的形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某个知识点,但却并不能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时间去观察实验过程的。再加上,许多化学现象往往发生于一瞬间,部分学生根本来不及反应,所以他们也无法感受到化学的原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而在短视频的引导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电脑或者是手机上随时观看视频,通过快进或者是慢放的手段,把握好化学实验的各种细节,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其次,微课视频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播放的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从需求出发,自主选择微课视频的种类和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对于那些已经熟悉的知识,学生可以自行省略,对于那些掌握尚不足够的知识,学生可以重复或者是暂停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微课视频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更为细致的观察化学原理。再加上,部分化学实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同时也会受到设备和资源的限制,例如一氧化铁还原氧化铁,所以教师也无法在实践中为学生展示出来,但微课就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和缺憾。
三、分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措施
(一)推动微课与课前预习的有效结合
在学习与二氧化碳制取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学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原理,了解实验的基本装置和实验步骤,而学生通常会在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时候遇到不解,他们也不能完全掌握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方法和技巧。对此,教师就要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期待进行分析和研究,把实验的过程完整的演示出来,包括对装置的检查,药品的收集,气体的收集等等,运用微课视频表示出来,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本质,观察实验中发生的常态问题,把握好实验的注意事项。而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随时利用网络平台查询相关的数据和资源,解答心中的疑惑,并记录好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正式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也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重点突破,打破思维定势,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1]。
(二)推动微课与课中和课后的深度结合
就课堂学习来讲,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不能只是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支配者和掌控者,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果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教师不应当立刻就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要提点和辅助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力量进行尝试,观察实验现象并与他人即时交流心得和看法,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同时,教师也可以把班内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当操作完毕之后,就是要让小组派出代表,对实验的数据进行总结发言,教师根据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和升华[2]。
(三)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训
教师应当主动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要掌握微课制作的技能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构建微课平台,为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微视频网站,让学生自行搜索教学资源,展开针对性的学习,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同时,教师也应当对微视频平台的服务进行调整,要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记录和浏览记录,分析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进行信息的推送,提高微课教学的侧重性和针对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线上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与学生展开线上交流和探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和微信,对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跟进,及时与学生沟通实验的进展,督促学生反复练习,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应有之策,也是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课前预习的优化,课堂延伸,平台的构建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微视频的运用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结合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在未来,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好微课这一工具的辅助性质,为学生打造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平台。
参考文献:
[1]窦方义. 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9).
[2]韦叶钦. 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文信息, 2019, 000(00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