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错误归因及解题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倪小明
[导读] 应用题教学通常在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倪小明
        浙江省三门县心湖小学  317100
        摘要:应用题教学通常在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相比通常比较简单,但相较于学习经验且抽象思维力不足的小学生而言,通常还有较大学习难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的应用题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题策略,从而使学生应用题的解题正确率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错误;归因;解题策略

        应用题的教学目的就是对学生自身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其不仅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是小学数学具体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部分小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相对较差,且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无法做到对症下药,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需注重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这不仅是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以及基础性技能的途径,而且还是对学生应用相关数学知识的能力进行检验的主要形式,从而为学生的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错误归因
        首先,基础定义掌握不牢。小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在编纂上通常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系统性,若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实施正确理解,就会构成个性化知识结构,并会对类似的数学知识出现混淆。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其年纪相对较小,且学习的经验不足,虽然是对简单的定义学习,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理解与熟悉。若教师无法在小学生自身的理解力上开展教学,学生在吸收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就会容易出现错误,并在做习题的时候,出现更多错误[1]。
        其次,解题思路欠缺。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在出题的时候,通常会设置些干扰选项,其可能是毫无用处的数据,或者是易混淆的公式,因为小学生自身的理解力以及分析力不足,在面对题目干扰项以及有效数据时,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致使学生在具体解题的时候出现错误。例如,在对长方体侧面面积进行求解时,数学教师通常会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数据,学生在具体解题时,若无法对侧面积求解用到的两项数据实施正确选择,就统一出现计算错误。另外,虽然小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的解题技巧,但在具体应用中,却无法对数学技巧进行灵活应用,这不仅无法使学生获得正确答案,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最后,对正确解题法缺少训练。小学数学的传统化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实施习题训练时,通常会讲解些学生的错题,当学生在练习时,一旦遇到复杂的问题,教师也会直接实施详细解释。但是,大多数教师在错题训练时,都到此为止,这种状况下,虽然学生学习到了解题的正确方法,但因为没有对与错题相似的习题加强训练,小学生就会很快忘记相关习题的正确解法。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实践
        (一)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
        审题作为应用题解题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步骤,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审题习惯,这通常是学生形成解题习惯的关键步骤。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开展中,“审题”步骤通常能充分呈现出学生的分析以及判断能力,并展现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综合素质[2]。因此,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审题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粗读,其通常指以粗读对题目意思进行大致了解。


        第二,精读,其通常指对题目中重要的应用条件进行重点详读,确保学生能够对题目当中各条件的含义进行正确理解。若应用题的题干通常较为复杂,学生为了防止自己错过比较重要的条件,就会在题目的重要条件处用笔标注,以提醒自己时刻注意[5]。
        第三,重读,当学生在解题后,需回过头进行重新审题,充分关注应用题中有无用到所用关系与数据,其关系与数据的应用准确性,关键词与句的理解准确性,应用题的计算结果与题意是否符合等。例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鸭子有20只,且鸡为鸭的3倍,请问共有多少只鸡与鸭?”小学生在解题时,较为常见的错误是小学生只注重鸡为鸭的3倍,而忽略了共有多少只,通过该例子,就知道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需慎之又慎,需充分明确题目当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因此,数学教师需引导学生阅读些题目,并在该过程中,对重音、轻音进行区分,并根据关键词的明确,使学生了解到应用题条件中的陷阱。
        (二)应用题解题步骤的规范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想要确保解题步骤的规范性,其通常是对格式具有一定要求的,虽然可以使数学教师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自身的解题思路,及条理清晰的解题步骤,但是,想要确保解题格式足够的规范,教师就需注重以下要素,其分别包含了相应的方程式、文字说明,较为重要的验算步骤,数值的正确计算,数值与单位的明确,书面书写的整洁等。例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每个工人工作一个小时可以做30个零件,那么12个相同的工人工作了4.5小时,能做多少个零件?”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通常会发现学生在做题时,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忘记书写单位。由此可知,数学教师在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讲解,需在黑板上书写出正确、具体的解题步骤,并注重各种注意事项,以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并促使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得到有效提高。
        (三)不同解题技巧的整理与总结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不同题型练习通常是学习与巩固相关数学知识的高效方法,但是,只是注重练习而不加以技巧或者方法的总结,通常是徒劳的,再加上小学生自身的年龄较小且自控力较差,因此,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在课下总结相关笔记与题型,并对小学生总结与整理各种应用题的解题流程与思路实施监督,引导学生找出各种应用题的异同点,并加以整理,对各种类型数学题的解题技巧实施科学归纳,引导学生积极复习,这通常能够使小学生形成整理、改错、总结的良好解题习惯[3]。同时,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积极引导学生在具体解题时,注重一题多解,并从各个思路作为出发点,开展问题解答,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多元且丰富的解题思路,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知识、公式等的死记硬背,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解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接受相关教育的初级时期,其通常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习惯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就需对学生解错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教学策略,并通过规律性内容强化学生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从而使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琳.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对策研究[J].信息周刊,2019, 000(025):P.1-1.
[2]郭刃.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读写算, 2019(28).
[3]王小群.浅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维研究[J].中外交流, 2019, 000(005):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