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罗银莲
[导读] 初中阶段的数学一般都稍偏难。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长久的教学。
        罗银莲
        福建省德化第六中学 福建省德化县 362500
        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一般都稍偏难。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长久的教学。因此,为了回归课堂主体,应该在课堂中加入课堂导学,通过设置问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前言:
        问题导学法是新课改下的一种创新的方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另外,问题导学法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课堂导入
        在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后通常是直接教授知识点,缺少引入本节课的问题导学。设想一下,刚上课,学生那颗贪玩的心还没有收回,教师直接讲授,学生难免会反应不过来,久而久之,就会对这堂课产生厌烦。另外,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题目更加难。一旦缺少问题导学,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课堂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更加重视问题导学的应用。
(二)缺少互动
        大多数教师为了提高课程的进行程度,通常集中于教学,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觉得这样会耽误课程的进行。久而久之,对于教师提问的问题也都无动于衷,甚至对教师产生恐惧。课堂会一片死寂,在这种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长时间很可能导致抑郁。
(三)问题导学运用不恰当
        大多数教师对于问题导学认知不够深刻。在实行的过程中,过于固执的套用问题导学,不结合实际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也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问题导学应用的意义
        问题导学法是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来引入本堂课,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教师合理的运用问题导学,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同时,如果教师采用较多的趣味化形式的问题导学,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进入课堂,进而知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探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一)合理的设置问题导学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合理的设置问题导学。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性比较强,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时刻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导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引导学生去主动的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导学之前,不仅要详细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还要更有针对性的去设置,有利于学生高效的学习,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华东师大七年级上册《平行线》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结合上节课的相交线,以及当下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设置问题,比如,可以询问学生,“如果平行线和相交线都代表一对情侣,那么你们觉得它们谁最恩爱?”,这一问题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像教师很正常的讲课与教师讲他自己的私事相比较,后者更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个问题也是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一定要加以补充说明,不要直接进入课程。教师可以讲述平行线是最恩爱的,无论何时都保持相同的距离,永远不变。但是相交线就不一样,虽然能够相交于一点,但是相交之后就是无穷的远离。在讲述的过程中,也刚好讲解课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定义。通过合理的设置问题导学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贴合实际生活
        教师在设置问题导学时,要与实际生活合二为一。我们都知道,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到生活中,并且我们的认知来源于我们身边。教师在设置时,如果能够问题能够贴合实际生活,能够极大的拉进学生与数学的亲近感,减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压力。另外,问题导学与生活相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知识数学这门学科,从而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点。也能够达到真正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解决。
        例如,在学习华东师大七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节课时,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设置问题,引入本节课。比如,种植蔬菜的院子周围的篱笆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讲述一般会采用三角形,可以紧接着加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较多的采用三角形,引入本堂课,讲完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小实验,证实用三角形更牢固。通过贴合实际生活去设置问题,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
(三)增加师生互动
        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也要稍加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都知道,有效的互动,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时刻跟着课程走,不容易走神。如果教师教学过于严肃,并且没有合理的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会逐渐拉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而且久而久之还不利于学生对数学这堂课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巧妙的平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运用幽默的语言,更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师愉快的教学,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例如,在学习华东师大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解知识点,对于新的知识,学生第一印象往往会觉得较难,怕不能学好。如果教师多多用幽默和谐的语言去化解学生的这些恐惧,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知道在学习新知识时,不是他自己在独立奋斗,而是有教师的科学引导和指导,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劲头,并且教师越幽默的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更高。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教师也应该推陈出新。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要多多运用问题导学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本堂课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淑珍.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0,(20):40-41.
[2]毕诗健.初中数学教学中整合问题导学的实践方式与价值思索[J].中外交流,2019,26(27):149.
[3]李鹏.以问导学,以问促学——"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0,(14):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