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周俊 刘萍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教育的重心逐步从让学生学知识、会做题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的教育和培养。
        周俊  刘萍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第一小学 6554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教育的重心逐步从让学生学知识、会做题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不仅包含了基础的计算、公式的理解运用,还蕴含着数学逻辑。教师应当挖掘教材,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以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其将来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培养;思考
前言: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下学习基础的阶段。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对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应当结合小学学生的特点,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全面思考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针对小学数学高段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一、通过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能力
        转换思想是数学学习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化思想不仅能够用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也能够作为一项核心素养,在日后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以及在工作生活当中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适当渗透转化思想,例如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通过不同的展现形式寻求最简便、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法。
        例如学习六年级上册有关分数乘法的内容时,学生可能只会根据书上的演示记住公式和计算方法,并没有理解分数及其乘法法则蕴含的逻辑。此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把代数运算转化为图形,例如(2/5等分为5份,将其中2份涂色;乘法的本质是若干个相同的数值相加求和,于是让学生按照相同的方法再画2个矩形;接着让学生数所有的格子以及涂色格子数,得到6/5。在画图过程中,学生能对分数相乘的法则及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日后,学生也能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晦涩抽象的东西具体转化为图像或其他直观的展现形式。在解决其他问题时也能够灵活变通运用转化思想顺利解决,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语言及符号,培养学生用数学逻辑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有关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全班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那么对于全班学生结果的统计与整理应当如何进行呢?此时就需要让学生用数学逻辑思考,把每个人的结果收集,并利用统计图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挖掘统计信息这件小事蕴含的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统计调研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以哪一种统计图最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结果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统计图表有更深的思考和挖掘,运用数学思维思考这些问题,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三、培养学生提问意识与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小学学生往往害怕教师、不敢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也不敢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提出质疑。

教师应当备课阶段中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可以提问的节点;在课堂中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教师还可以出现一些错误,让学生敢于质疑。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敢于提问,也要培养学生正确提问的能力。小学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在课堂中,如果没有提问规范和正确提问方式的演示教学,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扰乱课堂秩序、打乱正常的教学进度。以五年级下册有关“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一课时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探索0.5和1/2的关系,让学生提问“分数和小数之间他们存在什么关系?”,从而自发地想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发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仅在课堂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就能够完成的。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以积极的态度创新改革,在课堂中引入多种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提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某一些课堂环节,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活跃、更加有课堂的参与感,也在彼此的交流和讨论中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到其他人的想法、产生思维的碰撞。在小组合作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学会倾听和团结协作,提升综合素质。
五、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当重视所学知识的实践以及应用。教师不应当局限于课后作业,以书面形式让学生答题,这种枯燥的练习会让学生对于数学练习巩固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利用新兴平台与科技,以多种形式完成作业、巩固知识。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轴对称、旋转等变换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存在的图形变化例子,并且记录下来。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出现事物的观察,在生活当中发掘知识的存在,从而能更好地将知识进行应用,也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采用多元评价体系
        在新的教育模式下,评价体系不应当再单纯以成绩高低作为学生学习效果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判标准,更不应该以偏概全,用成绩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评判标准。教师需要结合新形势,创建一个与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相匹配的评价体系,通过合理制定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够进行评价。例如,前文提到的对提问能力的培养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置每一周的“提问之星”,或者由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辅以组内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推选出“最有领导力”、“最温柔”、“最贴心”的小组长,以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不再一味追求成绩高分,而是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以及特长,用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力,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数学的重要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渠道。教师应当把握小学数学的特点以及小学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上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合理运用、及时调整优化,打造有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魏海霞.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20,2(5):61.
[2]张冬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研究[J].亚太教育,2020,(2):50.
[3]苏德国.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学周刊,2020,12(12):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