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袁丽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产生了明显的革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渐渐无法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进程。
        袁丽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第三小学 2768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产生了明显的革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渐渐无法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进程。因此,众多教育工作者加入到了教学模式的寻找队伍中,旨在大幅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投入度,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而游戏化教学法是新型教育模式之一,能够带给学生最为优质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法往往能够全面强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游戏化教学,应用
前言: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学科。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对于游戏表现出十分浓厚的兴趣。那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为以后的数学学习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以此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通过游戏导入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追溯其原因在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少,对于数学学科的抽象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并且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每节课都讲解新的知识,则会导致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造成遗忘或混淆的现象,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心智还未成熟,以上因素都会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因此,要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就需要教师寻求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而好的课堂导入,能够科学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数学教师要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游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这种游戏教学法的导入,能够极大程度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实效性。
        以《认识图形》一课为例,由于图形种类繁多,小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并不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图形,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七巧板的游戏,来导入课程。这样不但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对接下来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促进小学数学实效性的提高。
二、适当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是爱玩好动,好奇心强,而数学学科的学习极具理论性及逻辑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往往过于规范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理论知识及一些公式单单靠教师的讲解,这就造成小学生理解困难。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融入到课堂当中,教学效果也达不到理想的水平。相反,小学生对于游戏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及好奇心。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游戏为基础,适当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积极自主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同时还能对课堂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构建趣味性的高效课堂。


        以《混合运算》一课为例,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游戏情境,开展教学。比如购物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消费者,并为准备好的物品制定好相应的价格,在学生购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游戏情境,能极大限度的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游戏中,起到巩固课堂所学的效果。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丰富游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极强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和快乐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快乐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作为数学教师,应想方设法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备受教师和小学生的喜爱,虽然游戏教学法已逐渐走进课堂,但是模式却比较单一。数学教师可以将游戏与多媒体相结合,丰富游戏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图形的运动》一课为例,图形的运动包括平移、旋转及轴对称。对于这种抽象的图形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与游戏相结合,搜集大量相关的图形运动现象,还可以把难以理解的现象,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拆分。这样不但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同时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适当运用游戏实践,激发学生自主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只注重讲解,反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生不但好奇怪心重,天性又极为活泼好动,面对抽象且枯燥的数学知识,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将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让小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同时,让小学生动手进行实践,使其能自主的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适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实践的过程中,能对课堂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还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还是以《图形的运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游戏的方法进行实践,让小学生可以动手把图形运动的现象,用绘画或制作手工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实践过程中对课堂知识掌握的更为扎实,也强化了小学生动手能力。这样运用游戏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但能让小学生记忆深刻,进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其积极自主的进行探究,主动学习,还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总结:
        游戏教学法不但具有娱乐性及趣味性,还能有效的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极大程度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能积极自主的进行学习,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会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0,(3):105.
[2]陈丽虹.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相关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20,(4):59.
[3]何树英.略谈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5):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