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海涵
金乡镇第三小学 325805
摘要:数学自始至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化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对此,本文也将以数学课堂的设计为切入点,立足于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分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策略的改进,阐述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构建新型的现代化课堂,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年级课堂;改进方法
引言:
从新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内容的选择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获得充实的体验感和成就感,并以此为基础主动展开探索,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能够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所以,教师应当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通过与学生的深度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特别是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自主探究意识,所以也更应当得到充分的锻炼。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认真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鼓励学中勇于解决问题,积累更多的自信心,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独立探究意识,懂得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五年级作为小学生最后的学习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功能,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平稳,所以各方面的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更加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尤为重要的,要让学生把教师当作可以倾诉的朋友,积极配合教师的各项活动,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教师也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的言行。
二、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自学能力,他们的理解速度也变得更加迅捷,但是,他们的思维仍旧停留在形象理解的层面,对于具象事物的兴趣会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多样化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氛围的感染,迸发出更多的奇思妙想。例如,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绘画当学生给出肯定的回答时,为学生展示出相应的模型,让学生按照模型进行临摹,调动学生的兴趣。再次,教师可以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模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当学生的任务告一段落之后,要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此时,教师会发现,如果学生的观察角度有所不同,他们绘画出来的物体形状也是存在区别的。就此,教师也可以继续提问:既然你们观察的都是同一个物体,但是画出来的形状却为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联想,然后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精神。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保证情境的设计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熟悉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三、推动理论和生活的结合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对此,教师也需要在生活中汲取有效的信息和元素,并引入到课堂中,充实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实践类的问题:假设班级里需要投票选举数学课代表和语文课代表,那么你们会选择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呢?让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自己的方法,并与教师进行沟通,阐述自己的见解,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另外,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并分析问题,互相交流经验和心得。而且,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和资料。例如,在学习比例计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到操场上先测量出一棵树木的高度,让学生思考测量的方法,许多学生都会通过爬树的方法进行计算,会浪费很多的时间。由此,教师可以引出比例的概念,为学生介绍基本的计算方法。再者,在数学广角练习的时候,学生会接触到与植树有关的问题,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的植树活动,让学生计算出树与树之间的最佳距离,然后分步骤进行操作,完成教学目标[1]。
四、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
从上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小学五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但他们在未来必然要接触到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所以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向着抽象思维过渡,先把抽象性知识转化为具象性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然后再逐步攻克重点和难点,形成抽象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小数乘小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设置出这样的情景,一名同学不小心把班内的玻璃打碎了,需要重新买一块进行调整,已知玻璃长1.2米,宽0.8米,那么玻璃的面积应当怎样计算?算式的形式是如何的?就此来点名课堂的教学主题,让学生联想小数和整数之间存在的关系,给予学生及时的点拨和辅助,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等式,建立数学思维[2]。
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立体图形的学习始终是五年级学生面临的重点,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有所欠缺的,如果教师只是用口头解释的方法进行讲解,那么也会让学生变得一头雾水,听得似懂非懂。对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把重难点转化成特定的问题,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例如,在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制作课件,把长方体的6个面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这6个面计算出表面积,把他们分成三个不同的组,并分别进行计算。就正方体来讲,只要让学生计算出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并提醒学生,如果剪切的方法存在不同,那么展开之后的图形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区别,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瓶颈。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五年级的学生应当在新时期接受更加创新的理念和知识,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吸收借鉴更加有效的经验,完善知识结构,发挥出引导和榜样作用。本文通过师生关系的构建,多样化情境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延伸,数学思维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利用这几个角度,论述了五年级课堂优化的方法,充分结合了五年级数学的具体内容,尊重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海东.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策略的改进[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11):115.
[2]罗秋香. 浅谈小学数学四,五年级小组合作教学策略[J]. 数码设计.CG WORLD, 2019, 008(011):P.2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