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卿
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中学 福建尤溪365113
摘要:化学学科具有一定抽象性和逻辑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九年级这个特殊的阶段,学生在化学这一学科,极其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与目标,将化学学习内容简单化、趣味化、趣味化地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降低班级内两极分化的概率,。本篇文章对九年级化学两极分化成因及解决对策做了一些分析讨论。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两极分化;成因对策
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生的生活成长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引导能力也较差,只有对其自身感兴趣的内容才会去主动地探索,主动地思考,从而获得知识。而在九年级这一关键时期,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简化教学难度,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逐渐的革新自身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降低班级两极分化的比例,让中学化学教育为未来社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一、九年级化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原因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没有灵活运用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过程当中,有部分教师仍然运用过去的老旧的授课方法,殊不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化,没有灵活的将互动教学进行融入,在课堂上教师无法直观的感受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程度,这就造成了,一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成绩就偏高,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成绩便偏低的现象。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班级内化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1】
(二)教师没有充分的营造出情感教学环境
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墨守成规,只是简单的教授课程,板书公式,没有进行情感教学。而想要在化学课堂上开展情感教学,不但需要教师去提升工作热情,还需要学会营造情感教学的环境。因为每一种学习形式都需要营造特定的环境,教师要去学习如何为学生巧妙的搭建起情感的桥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抒发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情怀。在现实的化学课堂上,教师营造情感教学环境时略显生疏,所以教师还需要去进行深刻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流畅。只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知识传递出来的魅力,他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所以教师一定要营造出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讨。
二、九年级化学两极分化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趣味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初中生的化学兴趣。初中阶段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仅是提高其初中化学的核心动力,还是学生未来化学学习的启蒙与基础。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方式落实与贯彻趣味化教学,将原本枯燥难解的化学学习内容转变为有趣、轻松的教学课堂,能够为初中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化学学习形象,不会因为畏难放弃化学学习,带动学生投入到化学学习之中,在自身兴趣与好奇的引导下进行化学学习的自主探究。【2】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创设趣味化教学课堂,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在趣味化教学中充当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因为初中生主观能动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与活跃课堂气氛,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为师生互动创设了充足的机会。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与主动参与之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放松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心态,主动表达自己的学习思想并积极回答问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转变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偏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灌输式”向学生讲授知识,课堂刻板乏味。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局面,为初中化学课堂增添色彩与活力。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改变初中生化学课堂学习的状态,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根据自身教育实践经验以及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创新趣味性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推动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锻炼初中生化学思维以及创意精神,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3]
结束语
在九年级化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起班级内两极分化现象的严重性。化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进行趣味化教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适应学生们的天性,可以培养学生们对化学这门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学生们上课的参与程度,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这也就要求中学化学老师,要多多去思考,去探索,去研究,有趣味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总体而言,提高对两极分化现象的重视程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化学教育不断发展,促进学生的未来化学学习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进.初中化学教学中避免两极分化的方法和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9):127-128.
[2]孙英超.浅谈如何应对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情况[J].课程教育研究,2014(06):170.
[3]丁婷婷. 初中化学学习分化点内容特征及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