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园园
浙江省诸暨市西湖小学 311800
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也成为教育部分的一大方针。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老师们不仅要在学习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更应该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班主任就在整个班级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的营造也是至关重要。班主任在参与教育管理时,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视同仁,仔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到合适的管理办法,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
前言: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班主任一直都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管理人员,想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就尤为重要。由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正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老师的言行可能都会被学生学习,因此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应该注意自己管理方式,给学生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家长也没有后顾之忧。为此,本文就提升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小学班主任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学生们进入小学,是父母们第一次放手让孩子独立的阶段,这也是学生们第一次步入社会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首先应该认识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方案,明确具体的工作原则,建立奖赏惩处制度,从小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特别是要在班级中树立威信,为之后的班级工作减轻压力,实现良好的教学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是学生管理的基础,良好的班级制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能够开心快乐地成长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所以班主任要明确班级制度。首先建立健全的班干部选举制度,班干部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负责好自己的责任区域,帮助班主任减轻负担。其次,班级需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小学生都是第一次进入一个集体生活,要帮助学生摒弃家庭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习惯,明确奖赏惩罚措施,让他们知道犯错误要承担一定的惩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明确的规章制度中做事,对学生们之后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二、做好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学校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保障。要想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和家庭之间就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好地学习环境。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和参考的对象就是老师和家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班主任还要搭建好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达到双赢的目的。
例如:在刚开学,半学期结束,或者整个教学完成后,老师可以组织召开家长会,探讨一下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帮助家长能够很好地教育孩子。在家长会中可以找一些实例,通过关键的案例帮助家长掌握教育方法。其次,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也要引导家长正确教导,不要进行体罚等一些伤害孩子心理的事情。
家长应该耐心的问清楚事情经过,告诉或者帮助孩子处理好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及时跟进和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去学生家里进行家访,这样能够通过和家长的聊天,更加准确地寻找到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开展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
学生们步入小学是他们第一次进入集体生活,很多孩子可能是害羞的,不愿意主动和周围的孩子进行交流,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孤寂感,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开展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还能够从小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
班主任可以在每周进行一次班会活动,根据最近班级内出现的一些情况确定班会主题。例如:最近有同学说谎话,老师就可以展开“诚信”主题的班会。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些诚信故事,看关于诚信的视频,强调不诚信带来的后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还可以每月进行一次文体活动,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艺,给学生一个空间和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让学生能够开心快乐地成长。
四、用鼓励的策略进行教学
很多小学生不上学的时候盼望着上学,上学之后不好好学习,对学习失去兴趣,荒废学业,这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是很不利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班主任应该时常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变这些错误的想法,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刚步入学校的小学生来说,上课的内容可能会是枯燥的,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和爱上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通过鼓励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班主任进行监督和辅导,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班集体成绩和荣誉,班主任的责任至关重要。首先是在教学方面应该和各科老师进行沟通,针对班上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学生看到自己成绩提高,也就有兴趣和信心继续学习。其次小学生心思比较单纯,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例如:在班级上,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后,不管正确与否老师都应该给予鼓励的评价。会回答错误时老师可以说,这位同学很勇敢,希望学生们能够向他学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也能够带动课堂氛围。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鼓掌,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这种形式的鼓励既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又能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更便于管理学生。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要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加快学生之间的融入,首先就是要制定明确的班级制度,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减少不必要事情的发生,其次建立好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通过家校合作一起来管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鼓励教学方式和增加课堂活动调动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魏海燕.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提升的策略[J].教书育人,2020
[2]倪海峰.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
[3]陈海艳.提升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的策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