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侠
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初级中学 322200
摘要:在现代初中教学体系中,体育与健康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影响重大。尤其是在德育工作全面发展的今天,德育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关乎着学生未来的成长。因此,初中阶段教师要站在学生长期发展的角度,切实体现体育学科的教学价值,在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渗透德育。基于此,本文围绕体育与健康的德育渗透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德育教育;渗透;思考
前言:
初中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思想意识以及道德水平,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已经成为了多学科共同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主动探究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改善德育脱节现象
在当今的体育学科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学时间有限,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德育工作看似相差较远,很多教师并没有将教学重点放在德育渗透方面,反而更加强调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长期以来,这样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德育渗透在初中体育中的脱节现象。会导致学生陷入以考试为重点的教育是思维中,不注重培养终身体育的品格,更不利于学生重视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主动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德育观念。
例如:在教学“50米短跑”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德育渗透的原则注入在课堂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行短跑练习时,一般情况下,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很多教师会在课堂练习过程中设置一个比赛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比赛的方式来检验50米短跑是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虽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检验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在比赛过程中教师也会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过分注重输赢,将比赛的结果看得比掌握知识要重要许多,甚至有些学生在追求结果的同时忽略了比赛的公平性,使自己陷入更大的束缚之中。这样的教学不仅不会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更会导致体育教学的工作难度大大提高。
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渗透德育,改善德育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比赛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主动为学生讲解比赛的规则以及主要精神,明确比赛过程中,结果是第二性的,而比赛练习达到目的才是第一性的。比赛并不是要以结果为重,友谊和体育精神才是最需要培养的。在短跑比赛结束之后,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对于短跑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但也要注意把握尺度。尽量不要引起其他同学的过度关注,既能满足获胜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不能给其他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而对于短跑比赛中表现不够优异的学生,教师应当花费更多时间投入更多精力,引导学生在短跑策略以及比赛心态上做出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比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能够得到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任务也能更高质量地完成。
通过德育渗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能更上一个台阶,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特点都会发生转变,教师的德育渗透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体育教学尝试与当下新闻热点相结合,培养道德精神
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质,促进与身体素质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利用在校时间培养出的体力来更好地面对生活。在学校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培养出的体力也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生活提供帮助。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锻炼的培养效果来引导学生将课上所学的体育知识应用到课下,与当新闻热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精神。
例如:在教学完“一千米长跑”的相关内容之后,学生的体力能够在练习长跑的过程中得到较高程度的加强,然而这只是表面教学的成果之一。实际上,在教学长跑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德育渗透的目标融入进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比如在教学长跑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建立学习目标的方式,引导学生更为专注的练习长跑。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分享一则新闻热点:“同学们最近有没有看新闻呢?这两天有一则比较有意思的新闻,前两天一个居民小区的小狗突然挣脱绳子跑丢了,一名中学生利用在校培养的长跑能力帮助这户人家追回了小狗,刚巧,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千米的长跑,希望我们的同学学完以后也能有能力帮助人家追回小狗哦!”在课堂导入阶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通过分享一则新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课上练习长跑,学生就能够获得将长跑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无论是帮助他人做好事,还是在遇到危险的过程中自我逃脱长跑技能,都是中学生必不可缺的一项有用技能。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长跑能力时可以加以有效指导,当学生看到新闻中的好人好事时,内心就会产生趋向和模仿心理。这样,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学生也能够及时出手相助,利用在校学习的体育知识培养出的体育技能帮助到更多人。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完成学习,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
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模仿好人好事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社会中的许多事情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很好的判断能力。因此,在遇到一些危险情况时,学生也要以安全为重。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也需要重点提醒学生想要做好事的心理是值得肯定的,但也要量力而行。一方面培养好自己的专业体育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辨别能力,更好地利用体育技能给社会带来帮助,做一个有用的人。
总结: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促进学生重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利用科学性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让学生重视自身德育学习获取意志品质和道德素养。中学体育要在全校范围内倡导身心全面发展,利用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加强教育和训练,在激烈的竞争和训练中增强健康意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敢顽强、坚毅果断的优良品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闻时事热点,让学生将在学校培养的体育技能,积极应用到生活中,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锻炼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殷丹丹.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目标实现之我见[J].年轻人,2020,(11):156.
[2]唐刚程.浅析初中体育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7):170-171.
[3]沈杰.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导学,2020,(2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