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立德树人”形势下小学教师渗透德育工作的新举措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唐功芹
[导读]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立德树人的理念一直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唐功芹
        山东省临沂第九实验小学  276034
        摘要: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立德树人的理念一直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学生的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学习基本的学科专业的知识,思想道德的教育也是尤为关键的。在新时代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自身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利用网络学习科学知识,加强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网络时代;立德树人;小学教师;德育工作;渗透
前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和根本核心,学生要实现全面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以要在在(去掉一个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学校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德育基本原则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活动,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师生互动
        在小学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占据主要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阶段的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中,教育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德育教学效果的体现就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先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不能只有理论的教育,实际的实践活动也要同步进行,也要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进行立德树人德育工作的改革和理念的更新,从而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沟通,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同时,教师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学习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和道德素质,切实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二、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融入课堂
        立德树人的理念要深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将知识渗透进去,学生从心底就想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的好学生。如果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的教学效果会不尽如人意。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化为主动,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小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完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展示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当学生在一种充满德育知识的氛围中学习时,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习的迁移,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例如,在“今日我做小主人”这课中,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活动培养小主人意识,明白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积极主动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生能够在家长的指导下,管理自己的家,体会家长管理家庭活动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家务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德育理念
        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小学德育工作能够持续开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里面有很多和德育相关的内容,只要每位教师能够进行认真、细致的学习,都能够从中学到很多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知识。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时候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向学生展示一些我国古代德育的典范,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让学生在学习先贤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例如:以学习“小小一滴水”这课中,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更了解本市的水资源现状,从而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学生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能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向身边的人传达节约用水的理念;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的小技巧,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在进行此次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经典故事,以及著名的水利工程,让学生的心里对水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然后再给学生介绍一些节约用水的小妙招,进行循环利用的节水方法,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
四、优化德育的教学体系,实施多学科综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的各项课程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所以,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德育课程的设计和改革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把德育的思想和教育工作和每个学科进行充分融合,实现联动教学。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进行课程融合的时候不要生搬硬套,更不可忽略原来知识的学习,要进行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还有情感上的撼动,这样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效果就会特别好。
        例如:以学习“好大一个家”这课教学中,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互相团结;学生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说出各自的名称;学生知道我国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学生能够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共同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教师在本次课的教学中可以先调查本班同学的少数民族的情况,邀请他们给大家介绍自己的民族,讲解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每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和科任教师沟通,尊重少数民族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关爱。每一个学科都有德育教育的优势,互相融合才能共同进步。
总结:
        小学阶段是属于成长的关键期之一,是道德体系开始形成和初步进行发展的阶段,因此,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道德品质不过关,那么就算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再强,也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甚至会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在如今互联网的普及下,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学生需要做到要恪守原则,拒绝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加强道德修养的教育观念的学习,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做一个健全的人。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源泉,小学德育工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邹印.“立德树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教育的新举措[J].读与写(教师),2018,000 (003):P.266-266.
[2]徐海丹.讨论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J].数码设计(下),2019,(11):361.
[3]周春.谈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德育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5):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