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君
浙江省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 312000
案例呈现:
小斌是班级里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周四那天正好轮到小斌当值日班长,由于第二天就是元旦小长假了,我把本周发言积极的名单告诉他,委托小斌课间抽空在一体机上给这些同学加分。对于把加分权限交给学生这件事,我是非常谨慎的,因为这个操作的结果在家长的手机端能够同步收到消息,如“某某孩子因举手发言积极+2分”,万一有什么差错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即便小斌做事认真,我还是请了另外一位同学小雪帮助提醒他总共是五个人并告知小斌这次加分没有他:“这段时间你上课确实也举手发言了,不过前段时间你在课堂上总是讲空话,所以这次加分暂时保留,老师记着你的表现,如果下周还能继续保持不讲空话又积极举手咱们就把这个分也给你加上去,好吗?”小斌似乎略微点了下头表示默认。
周末,我无意中在手机上打开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刷刷两下,个人榜榜首映入眼帘,居然是小斌,怎么突然变成了榜首?我点到分数详情页,加分扣分明细一条条出现在页面上,我手指一划,眼前出现了一串发言积极的加分记录,我快速扫视了一遍,1、2、3、4、5……6、7!又数了一遍,还是七个,我细细一看,比我选中的名单多了两个人,小斌!怎么会有他?这家伙,居然给自己加上分了?一定是心里不服气,还以为老师不知道,就偷偷把自己也加上了。我在心里揣摩着小斌一系列的“作案动机”。
小长假后的第一天,我早早来到学校,走到教室角落,向小雪问道:“上周四下午,钱老师让小斌给一些同学加发言积极的分数,你还记得是哪些人吗?”小雪略微迟疑了一下,说:“我,马XX、陈XX……”我轻柔地揽过小高语重心长地说:“现在钱老师有一件很严肃的事要问你,你可要如实回答我哦!”凭着我对小高的了解,她绝对是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诚实的孩子。“上周四,小斌偷偷给自己加发言积极分的事你知道吗?”我单刀直入,小雪这才明白我的意图,她睁大了双眼,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像是在说这怎么可能?“你有听到我和他说这次先不给他加分的话吗?”她点点头。庆幸还有个旁观者,不然面对优秀的小斌我不禁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是自己记错了?有了小雪这个“证人”,我有“底气”多了。
早自修结束后,趁着小斌上来交作业我顺口问道:“上周发言积极的分数你加好了吗?”小斌点点头。我露出满意的笑容,佯装不知道他给自己加分这回事。“老师请你给哪些同学加分的?”“小雪、小马……小陈……”小斌说了几个同学的名字,唯独没有提自己。我拿出手机,打开班级学生个人得分明细页面,只见小斌紧锁着眉头一言不发地盯着手机屏幕。“上回老师不是跟你说了,这次先保留你的加分么?”小斌紧锁的眉头轻微地抽动了一下,一脸茫然依旧不说话。我内心有些不悦:“这个分数是你加的吗?”小斌稍稍抬了抬头眼睛却一直看着别处,半天憋出一句“我不知道。”我强迫自己耐下心来:“小斌,你这样偷偷给自己加分的行为会让老师很失望,你加了这两分,失去的却是老师对你的信任。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将来是没办法在社会上立足的……”从做人要诚实守信到立足社会,无限放大着信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的确,这将会是未来每个人身上最宝贵的本钱。我想让小斌懂得:这区区两分仅仅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小小诱惑,在诱惑和正直、善良、诚实、守信之间如果只能二选一,毫无疑问我们不该抛弃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去换取,这是得不偿失啊!
也许我的苦口婆心打动了小斌,他若有所思地低着头,一声不吭,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只是他始终没在嘴上承认自己加分这回事。作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在老师面前暴露出这样一个不够光明正大的举动,他用腼腆、羞涩掩盖了内心的矛盾、纠结。与小斌的对话就在我的“自言自语”中结束了,但我知道这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言词没有白费。
课前,我趁机在全班同学面前提起了加分的事:“同学们,咱们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这套加分系统有一段时间了,钱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为了争取到更高的分数努力着。我还发现有些班干部对待工作非常负责,当发现自己操作失误后能及时找老师说明情况。”我边说边向小斌投去赞许的目光。“如果不小心操作失误也是可以及时撤销的,点左下角这个键就可以及时修改。相信咱们班的每一位班干部都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身边的同学,让所有人的目光监督彼此,共同进步!”小斌的脸上分明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而来的是一阵红晕悄悄荡漾在稚嫩的脸颊上,这突如其来的表扬似乎像一剂强心针打进了小斌的心里,明明做错了事却莫名被戴上了“高帽子”。我的嘴角微微上扬,打开手机悄悄替小斌撤销了他给自己的加分。
自从这次加分事件后,班里没有再出现分数出错的情况。几天后,组长来给听写全对的组员加分,小斌特地走上前问:“钱老师,我能给自己加分吗?”我摸了摸小斌的头,忍不住笑着说,你是一百分吗?当然可以呀!”看着小斌脸上久违的天真笑容如花儿般绽放,好像也盛开在我的心里,因为我知道,咱们的品学兼优的学霸小斌又回来了!
案例分析
优等生发生问题的背景也许会比其他孩子深刻、隐蔽,对自己的过失他们也许更“斤斤计较”。小斌是个内向,不善言辞却内心敏感,自尊心强的孩子,面对这种性格的好学生,我在处理小斌的问题时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1、充分尊重,给足面子,保护孩子自尊。内心敏感脆弱的孩子往往会比其他孩子表现得更倔强,因为不擅表达,口是心非有时候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假面具。案例中,小斌非常渴望得到发言积极的加分,但却因近期表现差被老师取消了加分资格,表面看似顺从的沉默其实隐藏着内心巨大的不满,从而动起了歪脑筋悄悄给自己加了分。凭着对小斌的良好印象,我忍住内心的失望和生气开始排除各种因素断定这个行为是小斌本人所为。整个过程,我没有当众批评,而是单独与其交谈。我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试图通过理解和劝说点亮小斌心里的那盏明灯,最大程度地保全了他犯了错后惭愧却又故作镇定的心。
2、面对沉默,不急不躁,捕捉身体语言。对于小斌,我的揭穿已然是对他最“严厉”的批评。尽管整个交流过程小斌没有承认分数是自己偷偷加的,但由于我已经排除其他可能(确认告诉小斌五个同学其中不包括自己,小雪负责提醒;其他班干部不可能来加这个分),通过小斌沉默背后一系列肢体动作,其实已经暴露了他心里有鬼的事实。有时候,不强求孩子的承认错误也是保全孩子自尊心的方式。
3、用表扬代替批评,强化孩子认知
我在全班面前故意表扬了小斌,他茫然中透露出的惊讶,在脸上一瞬间漾起的红晕被我捕捉得清清楚楚,我希望通过这种化批评为鼓励的方式给予小斌不一样的关注和指引,优秀的孩子特别在乎老师的看法和眼光,我的鼓励包含了对他犯错的包容、理解和信任,不仅维护了小斌的自尊,最后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由一个小错误换来一个优秀孩子重新找回自我。
都说批评教育孩子是老师与学生间的斗智斗勇,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言不逊甚至顶撞老师,但往往还有一部分孩子更令老师一筹莫展,他们善用沉默来磨炼你的耐性,消耗你的意志。面对“无语”的小斌,我并没有强行逼迫孩子开口认错,孩子不开口不代表没听见,只是佯装用那不屑的态度来抗拒。我抓住小斌要强的特点,私下对他批评教育,告知其偷摸加分的后果,既达到了明理的目的也维护了小斌的自尊。接着在众人面前进行表扬,其效果显而易见,不仅刺激了小斌,同时还带动了所有的班干部以身作则。
优秀的孩子也会犯错,处理他们的错误更需要老师的教育机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提升批评的技巧,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的积极效应,更利于将优生这块“璞玉”雕琢成器。优等生往往更具有争强好胜和爱面子的心理,所以我不担心全班面前的“虚假”表扬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反而使得小斌真正做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善的心,老师的悉心呵护,潜心敲打永远比直接训斥批评来得更加凑效。沉默的背后是蒙了灰的心,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拭去尘埃,让金子继续闪耀它本该拥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