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云艳
丽水市青田县船寮高级中学 浙江省丽水市 323900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导致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偏低,同时中职学生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也受到不小的影响。由此看来,中职教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辅助教学的作用与优势,推动教育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让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虽然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很多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并不显著,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滞后性也十分明显。家校合作进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较好的选择,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有效研究
中职教育作为当代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中职学生处在青春期,对于社会当中的诸事充满好奇,他们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非常好,在此时对其开展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找到相应的对策,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由此而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有效地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已是中职教学工作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一、对中职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剖析
事实上,中职生大多为升学考试的失败者,这就导致其身上具有很多明显的心理特征。其一,中职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缺乏刻苦学习的意识。其二,大部分中职生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在接触到专业课时,难以理解相关内容,很容易出现厌学等情况。其三,由于中职生升学受挫,他们的内心世界难以稳定,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同时,他们的逆反心比普通中学的学生更强。在较强的自我意识作用下,他们难以将自己内心最深的情感分享给其他人。最后,大部分中职生自控能力较差,相比于学习专业知识,他们更喜欢将时间花费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使其想象力较为丰富。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时才能事半功倍。
二、根据心理特征选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一)抓住个体特点
教师若想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首先应对中职生的个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切实了解学生的三状态,及心理状态、身体状态和学习状态,这样方可进行有针对的教学管理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将学生的一点一滴变化记录下来,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找到不同学生的问题所在。
(二)捕获最佳时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时间的选择。当学生心理状况不稳定时,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常常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可尝试从不同特殊节日中寻找突破口,借此找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时机。例如,教师可在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宣传教育,借此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发起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此外,部分中职生有抽烟现象,教师平时对其劝导难以起到明显作用,基于此,教师可利用“世界无烟日”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观看一些抽烟对身体产生危害的案例,使其认识到烟草对人体的危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给予心理安慰
(一)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关怀
当前,很多中职院校都实行的封闭式管理,学生每周只能回家一次,部分独立性较弱的学生难以适应这种生活,出现了很多生活和心理困扰。基于此,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负责的同时,也应花费一些精力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例如,当学生生病时,教师应放下“身份”对学生进行适当陪伴,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一些困难,从而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这样可在让教师在不知不觉间走入学生心中。通过此种方式,学生的内心世界将变得更加丰盈,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在学习中给予鼓励和表扬
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时,他们经常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同时,中职生的自尊心较强,在遇到问题时会刻意避免和教师、家长进行沟通,从而产生一种焦虑心态,长此以往,很容易因为生活中的小事而情绪失控。基于此,中职教师应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将心中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从而树立正确的、向上的价值观念。此外,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交流方式,避免出现过激言语,尽可能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知到自身错误,而后针对具体问题循循善诱。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对其进行及时、具体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要开展沟通交流
家校合作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首先确立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反馈机制。很多家长对于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熟悉,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上也会感到迷茫和无力。部分中职学校家校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家庭教育的错误行为更加会导致校内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达成预期教学目标。中职心理健康课教师可以定期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等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则与阶段性教育内容向学生家长进行反馈。教师也要与家长就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共同探讨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更好进行的调整策略。
例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适当利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展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和途径,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微信交流群,将学生家长加入到微信群中,同时在群里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一些表现在群内与家长沟通,家长也可以将学生课后的学习状况在群内与教师交流,这样就实现了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若想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教学管理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中职心理健康课教师要在家校合作教育活动开展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更为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淑芳.融媒体时代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J].大众心理学,2020(10):17-18.
[2]陈山.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J].职业,2020(2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