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黎源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打好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黎源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镇平江村小学   535522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打好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多注意观察学生的特征,探索出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世界的兴趣与热情,本文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重点学习学科,学习好语文基础知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化内涵,同时,学生的日常口语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也会随之有所提升,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他学科知识内容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鉴于此,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优化,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中的奥妙,促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独特魅力,并且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进而有效实现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于生字词的积累量以及文章的理解技巧等方面掌握比较少,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随着当前社会网络的高速发展,一些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有着较高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自己的时间,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影响。
        立足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一些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比较单一化,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启发性不够强,通常只注重让学生进行单纯的背诵,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单调,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难以构建出有活力的课堂,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效果。
        二、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民主化的课堂氛围
        在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民主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之中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敞开心扉、打开内心,融入并接受课堂中的内容安排。同时,教师也需要与学生构建出一种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疑惑或者问题,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回答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对于语文学习的抵触。
        例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过程中,这篇文章中的结尾处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被冻死在了大街上,离开了这个世界,笔者提出了:“针对这个故事的结局,同学们能不能谈一谈自己认为小女孩的离开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还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有的学生认为小女孩的离开让人感觉很伤心,因为世界上有着许多美好的事物以及好吃的食物,而小女孩却再也无法亲自品尝,有的学生却认为小女孩的离开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温暖,还有着冷酷的人性,如果这个小女孩依然在世界上,或许并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甚至可能会遭遇更加悲惨的生活。笔者结合学生们不同的回答,及时给予了他们表扬与鼓励,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体现出了民主性,并且促使学生在自由快乐的语文课堂氛围之中进行了学习。


        (二)创建生动化的教学情境
        在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为学生创建出一种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之中感受到语言描述笔记内容表达等,并且充分调动学上的想象能力,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而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再创建教学情境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关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中走进语文情境之中,更好的感知到文章内容与中心思想。
        例如,在进行《童年的发现》教学过程中,文章中主要讲解了主人公在小时候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笔者结合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向学生们讲解了自己小时候,有一次玩一个可以弯曲的管子,这根管子的两端是开口的,出于好奇心,将管子中灌上了水,然后发现了不管怎么样移动,管内的水都可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直到后来才知道这正是物理学中的连通器原理。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听着笔者的讲解十分入迷,并且跟随着笔者的讲解回忆起了童年的事情。最后,笔者提出:“大家没有有过奇思妙想或者生活中的发现呢?”鼓励学生们展开了想象与回答,纷纷与小伙伴之间展开了分享与探讨,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十分融洽,之后再带领学生们学习课本进而保证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三)开展实践化的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展实践活动,结合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活动当中额昂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更上一层楼”。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并且有效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进行《小英雄雨来》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合理组织学生们开展了实践化的活动,首先让学生们观看了《小英雄雨来》的电影片段,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并且组织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开展了朗读与表演活动,要求学生们认真朗读文章中的语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有感情的朗读主人公的台词,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且促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感知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为学生的语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笔者还为学生们布置了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们将自己的读后感记录了下来。如此一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有效促使学生感知到了实践学习的快乐,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构建科技化的课堂教学
        随着现阶段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方式应用进来,为学生构建出科技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促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进行《枫桥夜泊》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在课前搜集了李健演唱的《枫桥夜泊》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根据古诗进行改编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然后,在课堂中笔者为学生们播放了整首歌曲,并且配以寒山寺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诗中的意境,进而感知到诗人夜宿寒山的凄凉景象。如此一来,学生们在这种课堂学习氛围之中更加乐意积极主动进行探究,促使学生感知到了语文知识的奇妙之处。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提升,教师需要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语文学习体验,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文化水平提升,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陈红.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体会[J].科教导刊(下旬),2017(01):117-118.
        [2]林春花.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培养之探究[J].亚太教育,2015(09):22.
        [3]狄宪忠.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