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
摘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有效的培养策略。本文笔者基于此,先对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它们分别是: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和有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五个方面展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培养;初中语文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育学科,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如果初中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仅仅只是为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那教师注定无法取得圆满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并没有将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完全显现出来。为此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上多下功夫,他们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朝着全面的方向进行发展。换句话说,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进而让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加坚固。这样的话,学生未来学习语文知识的道路将会走得更加顺利。
一、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内容与语文学科的各种性质息息相关。《课程标准》中将语文素养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分为了六个层次,有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他们就需要围绕以上六个方面来展开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1、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丰富的语文知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所在,缺乏语文知识的语文素养就如同失去了尖锐爪牙的老虎,并不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这是他们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时首先要做的。此时教师就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计划的有效制定,进而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例如:在以语文课本教材中的文章为阅读素材展开阅读教学的时候,笔者就会重视学生对重点词语、优美语句、写作技巧、蕴含情感的积累。在此过程中,笔者会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来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不仅如此,笔者还会结合阅读素材的主题来为学生进行阅读资料的扩展。如《乡愁》就是一首以思乡怀亲之情为主题的诗歌,笔者在进行该首诗歌的阅读教学之前就为学生搜集了一堆同主题的阅读资料。不仅如此,笔者还会将其全部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凭借着自己的阅读爱好进行选择。笔者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让学生的阅读动力更加充足,二是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在学生展开阅读之前,笔者则需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水平来进行阅读计划的制定,笔者则会进行检查,以确保阅读计划的科学合理性,进而让学生的阅读效率能够有所提高。
2、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技能
何谓之能力?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了能力。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时就需要通过各种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技能。这其中,语言技能是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因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是很强的,语文知识是需要用到沟通和交流中去的。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初中语文教师所组织的语言训练必须要是充满趣味的。
例如:在课本教材的设计中,每一单元都会存在一个写作主题,其与该单元的内容密切相关,因而也是笔者展开语言训练的最佳选择。如在《议论要言之有据》这一写作主题的教学中,笔者就会为学生进行辩论会的组织。笔者需要在参考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提出两种主流趋势的观点,进而让他们由此展开辩论。因为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是双面性的,学生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进行看待。如关于诚信这一主题,学生就可以拓展到“谎言应该存在吗?”这一思维,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寻找论据。在辩论会中,每一名学生都需要有发言的机会,笔者会对获胜的那一方以及在辩论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的话,学生就会积极地表现自己,进而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自己的语言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老先生留下来的名言,也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这样即使日后少了教师的督促和引导,学生也能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上有着很高的效率。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所需要做到的,教师也因此需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并且找出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督促他们改进。例如:笔者不仅自己对学生日常的表现进行督促,还会将学生之间两两分组,让他们相互监督。为了防止学生出现相互包容的现象,笔者会让同一小组的两名学生保持竞争的关系,并且每天对获胜的学生进行奖励,失败的学生进行惩罚。笔者首先会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找出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如上课前没有将要用的物品提前准备好、上课总是容易走神等。然后笔者就会让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竞争小组就在此时发挥作用了,一旦学生出现笔者已经强调过的不良学习习惯,他们就需要将之记录下来。这是笔者决定哪名学生获胜的重要考虑因素。如果两名学生每天都没有犯过错的话,笔者则会让他们相互挖掘对方潜藏的不良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身上存在的就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
文化素养包含了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这就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之路要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他们不但要重视智育,还需要将德育有效渗透到自身的教学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为了让德育渗透的效果更好,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旨在进行德育素材的寻找,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德育主题。接下来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相关德育资料的搜集,并在教学中有效呈现给学生。例如:《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是艾青在1938年写的,当时中国的国土已经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给中国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基于此,笔者将以该诗歌为主的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渗透主题定为了“爱国”。然后笔者就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搜集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并且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生动的画面和震撼的声音会让学生受到感官上的刺激,他们的爱国之情也会油然而生。这样的话,笔者就能够顺利地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但笔者的德育渗透活动到此时并没有结束,笔者还需要学生将爱国之情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因而笔者还需要做的是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组织,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的爱国之情。
总而言之,语文素养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为此教师要秉承着十足的耐心,从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地为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培养效果,学生也因此有了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强的语文能力,他们就能够在未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张英.注重读写共生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27):36.
[2]张宏.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8(2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