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快乐阅读教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陆焕杰
[导读] 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以快乐教学为代表的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着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工作。

        陆焕杰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松树沟乡中心学校   164426

        摘要: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以快乐教学为代表的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着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工作。本文主要以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主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运用快乐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的教学方法:趣味教学,吸引学生开展相关题目的课外阅读;亲子阅读,共建美好的阅读氛围;角色扮演,丰富阅读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学;阅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快乐教学是一种以因材施教、包容、平等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深挖不同学生的能力与优势,从而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以学习为乐、主动与合作的全新教学方式。因此笔者将快乐教育与语文阅读有机结合一起成为快乐阅读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从阅读中找到快乐,以阅读为乐,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并且能够终身保持下去。通过广泛的阅读书籍,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水平,还能对其它学科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现状与意义
        (一)小学生阅读现状以及问题
        现阶段,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与走访,小学生的阅读量普遍偏低,明显低于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学生在面对文章时,会表现出看不懂、无法完全理解、无阅读兴趣等现象。同时学生的课后阅读习惯尚未养成,大部分学生在课后很少主动阅读书籍。根据笔者的观察,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阅读书目选择不当,没有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阅读能力选择合适的书目;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枯燥,学生未学到应当如何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感觉阅读是一种无趣乏味教学活动;家长和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娱乐盛行的情况下,更应该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从书本中见识自己生活世界以外的地方。通过阅读积累的词句,也能够为学生的自我表达提供支持,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文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相关的快乐阅读教学时,要掌握班上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语文阅读能力,在熟悉学生不同的学情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针对学生的阅读困难对症下药。通过快乐阅读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阅读乐趣的体验,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海洋,感受阅读所带给学生的精神上的充实感,使得学生能够愉悦地开展阅读。
        二、小学语文快乐阅读教学的方法建议
        (一)趣味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对于很多学生反馈的阅读枯燥无味的现象,教师首先应该反思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在熟悉掌握学情的情况下,仔细甄选推荐阅读的书目。并且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比如,提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推荐的书籍,在书中找寻答案;通过优美的古诗,鼓励学生在课外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典故与民间故事,通过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在下次学习时由学生为教师与同学讲解这首诗背后有怎样有趣而生动的故事。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级第三单元民间故事的章节时,在讲授完牛郎织女的感人故事后,就可以顺势询问学生还知道哪些其它民间故事,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类似的民间老百姓口耳相传的经典故事,在下节课时可以让学生上台演讲,或开一个民间故事会,看看哪一位学生能够将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人。当然教师需要提前筛选出一些适宜的民间故事书目,以方便学生没有头绪的时候,知道通过阅读哪些书籍来了解有趣的民间故事。最后教师要教授学生一些如何将书籍中的故事更好的演绎出来的技巧,如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己的丰富想象力让故事里的细节更加生动;适当的添加文章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让情节更加的顺畅与有趣,如喜鹊与牛郎的对话;将人物的形象进行更加生动形象地描写,如牛郎的衣服着装、面部表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自己扮演人物,模仿人物的语气与动作,让听众有场景再现般的感觉,如织女和牛郎最后在鹊桥相会时的场景。
        (二)亲子阅读,共建美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生一天中生活时间最多的两个地方就是学校与家庭,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学校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学课时的紧张,无法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因此需要学生将更多的阅读时间放到家庭当中。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学生学校学习情况的同时,也要明确语文阅读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终身受益的影响。在改变家长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的传统观念后,鼓励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拿出宝贵的时间,每周定时定点专门开辟一个时间进行亲子间的家庭阅读,既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去图书馆阅读,也可利用晚上或周末闲暇的时光,放下手机与关掉电视,亲子之间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家庭成员可以轮流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还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加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浓浓的温情,给孩子一个健康温馨美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第五单元说明文之后,教师就可以留下这样的亲子阅读题目,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不限制阅读范围,比如可以是动物、植物、物品、美食、其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生自己感兴趣方面的阅读。学生放学回家后,利用亲子阅读的时间,和父母一起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详细了解这个事物的由来、主要特点、外貌特征、有着什么样的用途等等。阅读过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尝试进行写作,如何将自己了解的事物介绍给其他人,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将事物讲解得生动形象。
        (三)角色扮演,丰富阅读体验
        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主要就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学习兴趣。而进行角色的扮演就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好奇心的教学手段,教师将需要进行阅读的文章,设计成舞台剧本,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排练,学生为了能够更好的表演出人物形象,自然就需要进一步了解人物的背景、关系、事件的进程,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身入其境的感受文章的魅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背后的意义,理解文章内里的所蕴含的中心思想。通过这种形式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乐趣与体验。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第六单元的舔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亲情的书籍,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慈母情深》中母亲从兜里掏出一摞已经被揉的皱皱巴巴的毛票,并且能够观察到目前的手指上面已经布满了裂痕,让学生体验到母亲的不易与坚强,同时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无地自容。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让学生爱上阅读。
        小学语文开展快乐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对语文阅读的内动力,使得学生能够发现阅读的快乐,在学生熟练掌握阅读的相关技巧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的水平,使得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进行阅读,并爱上阅读,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石文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快乐阅读的方法和途径[J].散文百家,2019(8).
        [2]付淑萍.快乐阅读绽放精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策略[J].散文百家(理论),2020(5).
        [3]崇尚云.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孩子快乐阅读[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