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炼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道真中学
内容提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转换教学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要求。“变形”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阅读方式,本文从“变形”阅读的概念,“变形”阅读适应了课程改革及时代的要求,“变形”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之“变形”阅读做作了详尽的阐释。
关键词:“变形”阅读 实施策略 阅读教学
一、“变形”阅读的概念。
变形”阅读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或通过变换行列格式,或嵌入部分旁注,或用“方言”朗读一些句子或者段落,或“唱”出一些句子或段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有效阅读教学方式。
二、“变形”阅读适应了课程改革及时代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这两句话深刻地揭示出阅读教学的本质,新课程改革就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自我理解,给学生很大的思考权力,让阅读成为他们感受生命的过程,获得个性化的感悟。变形”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在“变形”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求、自得、自探、自结,从而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莲柯说:“所谓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性格。”而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更多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性,有个性的人才。而“变形”阅读教学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有效阅读教学方式。
三、“变形”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1、阅读教学中,在原文的一些文句后,嵌入一些总结性的语句。
例如:(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变形”阅读后: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甚乐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甚乐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甚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甚乐也)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通过“变形”阅读,加入“甚乐也”这句总结性的语句后,段落层次很清楚,通过诵读,学生能清楚明白地把握这一次聚会的盛况,理解作者“乐”的具体体现: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有了恰当的时间,恰当的人物,恰当的活动,恰当的美景,恰当的天气,自然能够理解作者快乐的心情。
2、在阅读教学中,对原文中的一些语句通过“方言”去阅读教学。
郁达夫的《北国的秋》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教师教学时对文中的这两句“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可让学生用北京话去阅读,用上海话,重庆话以及本土方言等去阅读,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体会这话中的蕴涵的深刻意味。
3、在原文的一些文句后,加入旁注嵌入原文当中,通过诵读,更能加深作者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变形”阅读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努力追求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人停留在这种肤浅的认识,只追求这种简单的快乐,故痛也)。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时人只追求这种简单的快乐,让他们蹉跎了岁月,浪费了光阴,故痛也)。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他们的这种快乐是肤浅的,不是真正的快乐,故痛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他们的这种快乐不能长久维持,不能丰盈精神,故痛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通过“变形”阅读,在原文的一些文句后,加入了旁注,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再通过学生的诵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适应了课程改革及时代的要求。
4、通过唱读一些文段或者篇目,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其实很多古诗文及现代文都可通过唱读结合的形式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比如:(唐)白居易《长恨歌》、?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王勃《滕王阁序》朱自清《荷塘月色》等等。
“变形”阅读,它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它能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多去作尝试,让“变形”阅读活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更丰富,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