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优化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徐萌
[导读] 科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科学教育内容安排和科学教育组织形式,

        徐萌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鱼岳幼儿园       437200
        摘要:科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科学教育内容安排和科学教育组织形式,既能够促成对幼儿的科学教育启蒙,又能够调动幼儿的求知欲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就此,本文主要从科学游戏、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区域活动、评价总结几方面入手,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优化策略展开相关探析。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区域活动;评价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不仅重视开展科学教育,更将“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进而作文新时期的幼儿教师,我们在正确认知科学教育价值的同时,要在不断总结与探究的过程中,对相关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和创新,以在使幼儿感知到科学知识魅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其探索欲望,使其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既能够从中收获科学知识,又能够助推幼儿的全面成长。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教学经验,就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优化策略展开相关探析如下,以为新时期的幼儿科学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一、在科学游戏中,激发幼儿参与热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借助其喜欢参与游戏活动的特点,来对科学教育模式和内容进行优化,以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既能够使其从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又能够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技能的积累,促成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助力幼儿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组织中班小朋友们学习“摩擦起电”这一科学知识时,在教学的一开始我没有向往常一样直接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知识讲解和探索,而是带领小朋友们吹气球,引导小朋友用吹好的气球在头发上不断摩擦,然后让其用摩擦好的气球去吸桌面上的碎纸片、去吸小女孩的长头发……以使其在真切感知这种神奇现象的同时,促成科学活动氛围的优化,也使小朋友们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开始好奇“为什么气球可以吸东西?”进而在做好科学教育活动课堂导入的同时,使小朋友们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对本次科学活动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并能够主动对类似现象进行探究,也为科学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做好铺垫。
二、在教师指导中,强化幼儿科学技能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同时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讲,教师更是其心目中除家长之外最信任的人。进而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一步一步、仔细认真的为幼儿进行相关的科学知识讲解和科学过程知道,以在集中幼儿注意力、缩减师幼之间“距离”的同时,不断强化幼儿的科学技能,进一步保障科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指导中班小朋友进行“油和水”的科学实验时,在具体的实验教学开始之前我首先设计了几个问题对幼儿进行提问:“孩子们,你们能够分辨出哪个瓶子里是油宝宝?哪个瓶子里是水宝宝吗?”“你们是怎么分辨的呢?”“油宝宝和水宝宝想在一起玩怎么办呢?”“你们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可以帮助油宝宝和水宝宝融合在一起吗……”以在问题的引领之下,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以使其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展开思考,并能够集中注意力观察教师的后续实验、倾听教师的后续教学,以使小朋友们能够在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大胆表述、合理创造的过程中,有效学习科学知识、不断强化科学技能。


三、在小组合作中,提升幼儿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进而在组织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我们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小朋友们进行组间合作探究,使其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的过程中,获得科学学习效率的额提升、探究能力的提升,也从中感知到合作的“力量”,以养成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优良品质。
        例如,在组织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探究类实验的开展,我们可以组织小朋友们进行组间合作,即将班上的幼儿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力求每组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均衡,并认命责任心比较强的幼儿作为小组长。进而在开展科学实验时,使幼儿能够在教师和小组长的指导与协调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比如在进行“沉浮”科学实验时,有的幼儿放水,有的幼儿捏橡皮泥船,有的幼儿剪饮料瓶,还有的幼儿在“船”上放置材料……)。以使小朋友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感知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也获得动手、动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在区域活动中,优化科学教育效果
        区域活动是现阶段幼儿教育中全面且新型的幼儿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其能够使小朋友们在自主参与、自主创造的过程中,获得心灵满足也获得自主意识的养成和增强。进而在科学教育中,我们教师便可以尝试将科学教育内容与区域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并在区域活动空间投放科学实践材料,以在丰富区域活动内容的同时,不断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优化科学教育效果的同时,有效发展幼儿的智力。
        例如,在科学活动课上我们引导小朋友们认识了磁铁,了解了磁铁的磁性以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进而在区域活动空间的科学区角,我们便为小朋友们投放了磁铁、塑料、木块、铁块、磁吸积木、“钓鱼”玩具等活动材料,以便于孩子们根据科学活动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尝试进行磁铁隔物吸铁和沙堆磁铁找物的实践……以在进行区域游戏创造、科学知识探究和验证的过程中,使小朋友们能够在亲自动手、真切感知磁铁吸物特征和趣味性的同时,具体感知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进一步激发其对于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助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五、在评价总结中,给予幼儿正向引领
        “评价”是新时期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帮助幼儿教师检验教育成果的有效途径。就此,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时,我们教师也要善于对教育内容和小朋友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予幼儿正向引导和指导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当中。
        以我自身的幼儿科学教学为例,在活动的最后,我会邀请小朋友们对自己或者自己小组的科学实验过程、科学活动作品等进行展示,以在掌握其学习过程中的同时,给予孩子们正向、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很棒,老师喜欢你们的创意!”“你的声音很洪亮,而且讲述完整、生动,继续加油!”“这节课你们表现的非常棒,下节课也要继续努力呀……”进而在给予幼儿愉悦感受和科学知识学习成就感的同时,助力其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并使小朋友们展示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协同发展,使其有信心也有能力参与到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当中。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小朋友们接受系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进而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我们在组织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既要认知其中的教育价值,又要立足幼儿的身心成长特点等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热情、强化幼儿科学技能、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的过程中,助力幼儿学习、行为的全面、综合成长,以使其能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童年时光,也助力幼儿的高质量成长,使其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新一代。
        参考文献:
        【1】王真真.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2017,(18):213-213.
        【2】林惠婷.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7,(3):82-82.
        【3】杨晓蓉.新时期幼儿园科学化管理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5):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