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教学与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韦善冬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校教师教学理念慢慢发生了重大变化

        韦善冬
        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校教师教学理念慢慢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开始积极进行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工作,但是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中仍然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正确理解,具体表现为所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并不科学,存在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可能导致课堂教学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们就需要不断研究改进实际小组合作教学工作,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教学;有效策略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初中化学已经成为师生心目中的主要难题。在学生的印象中,化学知识是复杂且难以记住的,所以在此阶段第一次接触化学时,他们对化学并不感兴趣,但依然充满好奇心,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学习中,学生就可能进一步降低兴趣。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初中化学教育非常困难,经常很难找到好的教学方法,助力优质教学。鉴于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状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真实课堂的主体并融入课堂。
        1.如何有效地建立团队
        1.1接近原理
        当学生是新生时,他们彼此并不认识,而我们相互也不了解。与此同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小学成绩来确定学生们的初中成绩。有时候,我只是简单地按照身高顺序排列学生的位置,然后采用接近原则,但很快发现问题较大,如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即一些学生积极、慷慨,他们恰好集中在某些群体中;有些学生不敢说话,所以评估很晚。随后,我很快通过军事训练和其他方法认识了学生,然后根据他们的个性将他们划分到了不同小组。当然,我也改变了立场。但又产生了其他问题,如将思维敏捷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划分到了同一小组,但在讨论一些问题时,一些学生明显跟不上进度,因此总体学习水平即随之下降。于是,我迅速组织了系列考试考察活动,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成绩、个性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科学融合,科学完成了分组工作。
        1.2一栏原则
        当我觉得自己的团队很完美时,我再次发现了问题。例如,我设置了一个让学生快速完成的答题任务,如果哪个小组最为快速优质地完成任务,我就会为此小组加分奖励。结果,学生通过互相欺瞒,希望获得小组积分。并且我发现他们虽然在一起讨论很方便,但也使一些学生养成了不愿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为了加分而加分,这与我的初衷相反,我不得不探寻另一种方法。因此,我将小组从附近的六个人变成一列,当需要讨论时,他们会聚在一起,而当需要独立思考时,他们会坐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可以肯定的是,上述方法在改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又面临一项问题,学生正在成长,他们的职位无法固定,换职位时,我必须重新分组,而这增加了我的工作量,同时小组的不规范使学生不断奔跑,所以教师们仍需不断反思改进。
        1.3组是固定的,位置是任意的
        通过不断的实验,我也发现了单柱原理问题。小组在不断变化,实际上,在这个阶段,我对学生的性格和成绩有很好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将一些学生配对在一起,但是他们的职位不可能保持不变,职位已经改变,团队也已经改变。经过思考,我发现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坐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小组。在完成小组划分工作之后,我们可以将其固定下来,再不受位置布置的影响,可以在需要计算团队分数时将其分开。计算一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回答问题,他只需要记住他们的组名就可以算出他们组的分数。或者也可以允许在统计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站起来,并根据组名进行计数。当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时,小组组长会组织所有人进行讨论。到目前为止,这是我认为最有效的分组方法。


        2.借助分组解决问题
        没有生命为中心的教育就是死教,没有生命为中心的书就是死书。这表明化学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立足于生活,避免脱离生活。在对生命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生命中的化学知识如此普遍,抽象书籍知识变得越来越熟悉。当然,在实际课堂上,许多教师都倾向于忽略生命教学,帮助学生熟悉生命中遇到的化学现象。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时时走出课堂学习化学知识。另外,教师可以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例如,当我带领学生学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章时,我让学生积极进行预习,提前尽力掌握丰富新知,防止他们由于上课时间短而无法顺利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准备好的视频资料,这些视频主要讲述了一些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等。当学生们观看完所有视频之后,我紧接着询问了他们的想法,同时引入了小组合作策略,具体而言,我鼓励学生们每四人结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推荐一个小组负责人作为发言人,同时为学生们留出充足自主时间与空间,促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活动。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几乎都积极参与到了相互交流活动中,教育教学气氛稳步改善。在上述小组合作教学工作中,学生们逐渐克服了一些化学学习问题,而在此过程中,我还不时带领学生离开课堂,引导他们以小组形式单独讨论化学领域更多问题。
        3.学生参与更加积极
        小组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并增加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做为教学活动主体,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结果,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并逐渐对化学失去兴趣,进而自然会失去参与意识,会感到疲倦,会对具体学习内容产生厌恶。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合理运用小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实现优质教学努力。
        例如,当我向学生讲解九年级化学书中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章时,我提前准备了教学计划和课件。在上课之前,我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划分成了A、B、C、D四个小组。A组是最好的,D组是最差的。我让A组带领D组学习。分组之后,我将开始上课。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头到尾关注本书内容。具体而言,我首先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详细分析讲解,在学生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开始向学生提问,与此同时,我将学生们划分到了不同小组,请学生们基于小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活动。这样,学生将更加积极地进行课堂学习,优化学习效果。
        4.锻炼团结合作能力
        小组教学的第三个优点是可以锻炼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基于教师分配的任务,在小组组长的领导下,小组成员可以共同讨论和探索未知的知识。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履行了职责并尽了最大的努力,进行了有秩序的讨论,终于解决了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无形地发挥彼此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更加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极大改善,最终小组成员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例如,当我解释“碳和碳氧化物”的内容时,我预先收集所有化学式并将其放入课件中。在课堂上,我首先教授基本的化学公式,而此时学生们无需记住它们。之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探讨为什么化学方程式如此平衡。在此过程中,我帮助每个小组确定了负责人。而在A组的学生讨论之后,我将帮助其他组的成员。最后,我又安排了一些相关主题来测试他们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了系列问题,同时还因充分锻炼切实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韦伯斯特曾经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只有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智慧+双手+力量相结合简直是无所不能。”人是社会人,人们需要与他人分享。齐心协力,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秋野.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15.
        [2]杨芳.初中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