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加强
安徽省东至县第三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学科,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探究式教学则十分符合物理学科的要求,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拥有充分地理解物理知识的能力,并提升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式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前言: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一方面,能够推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带给学生更为优质的引导,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构建。另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机会更为深入地探究物理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由此可见,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重视如下。
一、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一)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理念要求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学科,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不仅关系着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同样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为清楚地认识物理学科的性质,掌握所学的物理与现实生活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充分地发挥有效价值,十分符合当下素质教育提出的“学有所用”的理念。
(二)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考试
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步入高考的考场,时间紧任务重,有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则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日常学习与考试,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氛围
课堂氛围的营造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以及学生对学科的态度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式的物理教学时,应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保持学生头脑的兴奋度,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潜移默化地掌握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到《摩擦力》一课时,教师可以走入到学生群体中,与学生共同进行摩擦力的实验,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加深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促使学生能够站在更深的层次探究摩擦力的物理知识,实现教育目的。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创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物理应突破固有的教学形式,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新颖的课堂学习感受,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体验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此外,为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结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发学生展开问题探究,拉近学生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的感染下,积极地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让学生间的不同想法得到充分的交流与摩擦,最终得出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信服的结论,在提升学生的实际效率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与探究问题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辩证的思维的构建。
(三)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考空间
物理学科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都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出了重点的强调,在这样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应摒弃以往站在主导位置一味的将提炼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再过度干预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考空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逐步的构架出自主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到《时间和位移》一课时,教师首先需要对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炼出这一节的重点与难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来,如:“时间与时刻具有怎样的关系?”、“什么是矢量与标量?”、“位移与路程具有怎样的关系?”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思路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个较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良好的培养的机会,逐步地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在一段时间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回答上述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答案,并探究学生的解题思路,在学生回答结束后通过问题诱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答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加以改进,进而在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同时,达成对学生的逆向思维的培养目的,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项明智之举,在帮助学生构建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分析与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教师应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创新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最为适合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最大化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宫晓菲.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8):21.
[2]郑延平.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 2019(1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