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桂娴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杨寨中心小学255185
摘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因为数学本身的特点,而产生退缩的念头,躲在教师的身后。倘若教师不能对学生加以科学引导,唤起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难以拾起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让学生适应数学课堂,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为学生设置提问的环节等,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提问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希望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知道在面对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勇敢质疑,大胆设问,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唤起学生提问的数学意识
部分学生在面对数学提问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外界因素、性格等问题,出现羞于提问、不敢提问、不知道问什么等现象,难以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深化对知识的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课堂提问的积极意义,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完成提问,进而培养学生提问的数学意识。教师可以采取口头鼓励、积分奖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也可以树立学生提问的典型,组织学生一起学习榜样,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对于在主动提问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一一帮助学生解决,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细化知识点分析,让学生不再面临课堂提问的困境。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促使学生做好提问的准备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课堂教学前,运用自己的能力展开的一项自主学习活动。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熟悉课堂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探索活动,积累有用的学习资料。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做好提问的准备。诸如,在学习“百分数(一)”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的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调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
学生在了解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后,就会对百分数产生探索的好奇心,可能会提问:百分数应该怎么读、写呢?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百分数?这样一来,学生对百分数的学习就会更加系统,掌握百分数的主要内容。
三、在课堂教学中预留学生提问的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课堂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缺一不可。但是,在以往教学中,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教师的身影,而不是学生的身影,可见,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也没有预留学生参与的环节。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应在课堂教学中预留学生提问的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让学生在设问、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和积累。在学习“拆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合理布局,留一点教学空白来鼓励学生提问。诸如,教师在为学生展示折线统计图应用于商店销售方面的案例后,让学生围绕案例进行提问。学生在面对折线统计图案例的时候,可能会提出问题:折线统计图中反映了该商店怎样的信息?为什么利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能够尽快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四、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获得提问的成就感。但是,部分教师在学生提问后,仅关注自己的教学情况,没有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得学生丧失了提问的热情。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应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诸如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面对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要先计算括号里的式子?”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阐释,让学生对比先计算括号和后计算括号的区别,理解括号的作用,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正确计算顺序。
总之,本文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预留学生提问的环节、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唤起了学生提问的数学意识,促使学生做好了提问的准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对数学有了清楚的认识,了解了数学学习的特点,知道了自己在课堂上的积极作用,能够借助提问来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营造积极互动的数学课堂。教师在鼓励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提问机会,优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艾蔓.启思促学习,点拨为高效——略论小学数学的提问教学艺[J].教育现代化,2016,3(38):113-114+120.
[2]苏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