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雨辰
湖南省宁远县十一中 425600
摘要: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来源于生活,超越于生活。因此,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化学实验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而促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可见,研究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文笔者便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应用;问题
初中是学生建立化学认知结构的启蒙时期,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教师仅仅将教材中的知识以一言堂的方式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既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还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与发展。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以及学习的引导者,则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的认知与化学知识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而生活化教学这样的方式能够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提供新思路,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有效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入生活化场景,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是至关重要的。[曾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教育(文摘版),2016(5):114-114.]而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难免会产生陌生感,并且也未能建立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强化生活场景与课堂之间的联系,并将生活场景迁移到课堂中,使课堂置于生活这样的背景下,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还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奠定情感基础。
以“分子和原子”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想象到原子的结构,以此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充分考虑到乒乓球是学生所熟悉的物品,因此,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原子和乒乓球的对比图片,这样便能够使学生从宏观物体中感受到微观原子的存在,并对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产生了兴趣,进而产生探究原子相关知识的乐趣。可见,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构建情境,不仅能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还能够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进而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自主、积极、有效。
二、渗透生活化问题,强化知识理解性
生活化问题大多数运用科学知识得以解释。
因此,在构建初中化学课堂时,教师应将问题赋予生活化的意义,并将其作用到实际课堂中,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还能够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化学思维的发展,此外,通过揭示生活化问题,也能够挖掘问题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进而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以“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燃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从中了解化学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以及组成、特点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有关资料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提出生活化问题,即:我们平时使用燃料时能不能直接拿煤和石油来燃烧?家里的燃料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便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后续的学习活动全面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能源,进而帮助他们了解到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及合理开采的重要性。
三、设置生活化作业,塑造知识应用性
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将作业赋予生活化的特征,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作业的形式,还能够促使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将作业赋予生活化的特征,也能够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使他们的应用意识得以增强。[ 杨慧霞.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方法研究[J].速读(下旬),2016(2):266-266.]
以“爱护水资源”为例,为了使学生从爱护水资源这一角度出发建立社会责任感,笔者设计以下生活化作业,即:“举例说明工农业生活、生产的节水思路,从污染源角度提出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由于这些作业都是由学生以直接经验所获得的,这便使得学生运用课堂中所学知识来总结节水和水污染最基本、最主要的思路,进而使他们总结出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与此同时,强化了每位学生爱水、节水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了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将化学作业赋予生活化的特征,既践行了“以人为本、走向生活”的理念,还使得每位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其应用意识。
综上所述,教学需要有效用,而“效用”主要体现了学生所学知识需要被他们所运用,并体现出知识的价值与作用。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而言,首先应结合具体的知识构建良好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场中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其次,教师还需要将生活化问题提炼出来,将化学知识真正作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运用化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解决生活问题。通过以上实践能够看出,构建生活化情境、揭示生活化问题以及设置生活化作业,能够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中产生共鸣意识,也能够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以此提高他们的认知经验。
参考文献:
[1]曾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教育(文摘版),2016(5):114-114.
[2]杨慧霞.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方法研究[J].速读(下旬),2016(2):26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