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祥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新店乡中心学校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各个阶段的班主任们都在逐渐优化管理方法。如何促进学生们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是当前乡村小学班主任们不断奋进的目标。对此,文章主要从坚持以生为本、调动学生热情、加强家校沟通三个方面来对当前乡村教学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乡村教学;管理工作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乡村教学作为一个重要板块,深受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承担着多方面的职责。五年级的学生们年龄较小,认知发展尚不完善,一般是老师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的日常行为需要老师们积极、耐心的引导。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身心特点,设置合适的教学方式,如加强对学生们的日常鼓励,利用乡村现有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们的配合度等等,从而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接下来我根据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说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坚持以生为本,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之后,强调学生们是课上的主体,班主任要做学生们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促进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整体的进步。从当前的乡村教学环境来看,当前的很多班主任们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单一的管理模式为主,学生们的配合度不高,管理效果也没有有效达到。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要转变管理观念,把学生们当成发展的主体,从学生们的发展角度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例如: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们整体的发展,班主任要学会因材施教,针对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要善于鼓励,对待学生们的错误时,要采取说服性教育,从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自主配合管理;针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们,班主任要多注意观察,及时的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们心里的想法,从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们树立起自信心,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这样,在不断的沟通中,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二、调动学生热情,培养学生自管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喜欢哪个学科的老师,哪个科目的成绩就比较好。
所以,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热情,培养学生们的自管能力,班主任可以加强平时的鼓励,给学生们创造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环境,或者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从而发展学生们的自管能力,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例如: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国家,小到班级,都需要制度的约束。在乡村小学的日常班级管理中,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热情,班主任可以制定一些奖惩机制。根据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如卫生、纪律、道德、着装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班规制度,每周或者每月进行评比,对于日常表现好的同学,班主任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表现差的同学,班主任可以让其表演一个节目以示惩罚。这样,在不断的管理中逐步规范学生们的行为,同时,在规则实施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到管理中,感受到自己是班里的一员,从而发展学生们的自管能力。
三、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学生更好成长
在小学生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和家长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模仿能力较强,家长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的很多家长们,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认为既然把孩子送到了学校,老师们就应该承担起管理学生的责任,从而忽视了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所以,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培养家长们的正确管理意识,从而双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们的更好成长和发展。
例如:对于一些乡村学校来说,由于教学的资源有限,班主任们的管理模式普遍比较单一,同时,家长们的参与度也不高,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作用。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班主任们可以通过加强与家长沟通的形式来实施家校共育。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与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可以及时把学校的重要通知以及学生们的日常表现发布到群里,让家长及时了解,家长们也可以针对孩子的问题在群里展开沟通。这样,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班主任逐步培养家长们的管理意识,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出教育学生的良方,从而促进学生们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良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的,是班主任们日常的积累和规范。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可塑性强,作为班主任,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根据学生们的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管理方式,从而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永海. 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途径与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8):P.115-116.
[2]王晓丽.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 000(0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