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巧妙创设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孙兆芳
[导读] 历史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科目,因此,教师应当将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重视起来。

        孙兆芳
        山东省惠民县魏集镇中学257107
        摘要:历史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科目,因此,教师应当将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重视起来。情境教学是近些年来逐渐得到教师广泛应用实施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使教学效率有效提升。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当下教育环境中,历史教师应重视起情境教学的应用。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巧妙创设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巧妙创设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育政策在我国教育界广泛开展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中,教师需要将学生视为教学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因此情境教学的方式应运而生。初中历史课堂的知识性质决定了历史课堂与情境教学的契合性较高,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再现历史,使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情境教学的创设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有助于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心态。因此,历史教师应当在自身的课堂中将教学情境巧妙地创设,实现课堂效率的最佳发挥。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特征
        情境教学是近些年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逐渐受到教师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带有目的性地为学生创设或导入教学场景,情境教学下的教学场景具有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以及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学生在情境教学的学习中可以得到丰富的体验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情境教学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在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情境教学法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
二、传统模式中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视野。历史教师是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引导者,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指引着学生的历史学习思路,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不利于学生高效地完成历史学习。同时,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教学课堂是单向的,学生在被动地接收历史知识,从而使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无法得到保障。
三、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策略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知识都是曾经存在过的事实,在生活中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历史知识的特性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减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距离感,使历史课堂的氛围更加融洽。

同时,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将自身的生活与历史课堂进行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生活展开思考,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材中“科学技术的成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当下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学生在自身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科学技术的方面众多,因此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自身生活的联想。如为学生创设在家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什么样的便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完成了历史学习思维的发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便会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二)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当下我们已经逐渐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便捷。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应用其信息化技术的手段为学生创设出新型的历史教学情境。信息技术手段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丰富多样的特性,有效地将情境创设的范围进行拓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将教材中的历史情境进行生动、形象地再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展示播放相关的历史视频材料,如纪录片《丝绸之路》等,为学生再现历史情境。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受到了历史情境的冲击,对历史知识的感受和理解便会更加深刻,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开展情境实践活动
        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践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情境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等。通过情境活动的开展创设,学生在切身实践中对历史知识有了更加主观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完成自身的历史思维塑造,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安排学生进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境演绎。在百家争鸣中有着众多学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各个学派的角色模拟,并展开相关的辩论活动。学生在情境演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自身的主体性增强,丰富的体验感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便会显著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历史教师应当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保障初中生的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文秀.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6):85.
[2]张明中.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合理运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8,(5):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