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张艳勤
[导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核心素养概念逐渐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普及

        张艳勤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四小学653499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核心素养概念逐渐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普及,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关注学生的素养成长,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理解,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就成了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而探索核心素养的具体学科内涵,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音乐教育中真正得到落实,其意义重大,更值得受到关注。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育,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息息相关。首先,小学生普遍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但却不具备熟练的音乐技巧和基本功。较之初中或高中的音乐课堂教学,其授课难度要更大、更具挑战性。因此,这一阶段的核心素养培育应当从教学实际入手,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精神需求,从对音乐的感知与鉴赏开始,再逐步入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关于音乐基础知识与技巧的教授穿插到课堂教学中,方能取得良好成效。下面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实际音乐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渗透措施。
        一、调动多种音乐元素 充分激活学生感官
        音乐是以声音为主要形式传达的艺术语言。而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往往都从倾听开始。欣赏一段优美的旋律,感知到奇妙的律动,从而自发地跟着哼唱,对音乐的兴趣也随之生根发芽。因此对于音乐教师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并非教会学生几只歌,认识多少拍子。而是要先设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与感受,将音乐课堂的魅力呈现在他们面前,这样学生才会有充足的动力去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在结合小学生兴趣需求的基础上,将更多的音乐元素传达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聆听、猜想和表达,充分调动自身感官,去感知多种声音的存在,体会音乐的美妙。
        以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节的“长短声音多奇妙”活动为例,教师可以提前搜集并录制生活中的不同长短声音,例如长长的火车鸣笛声、短促的警报声、“轰隆轰隆”的雷声,富有节奏感的“咕咕咯”公鸡鸣叫声,然后带到课堂上供大家聆听,分辨哪些声音长,哪些声音短。同时还可以拿几只乐器做示范,如三角铁,一敲就会发出银铃般的颤音。小鼓则是“咚咚咚”,快慢程度取决于敲击的力度。最后,大家一起练习,如何用乐器敲出长短不同的声音。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意识到声音的奇妙特性,还能养成敏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获得学习音乐的成就感。
        二、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创设生动音乐情境
        小学音乐教学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作为教师,不必拘泥于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要广泛挖掘身边的音乐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争取让音乐课堂变的多元化。律动游戏,合唱表演,实物道具……这些都可以用到日常教学中,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学习。而音乐情境的创设,则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氛围中,领悟音乐内涵,获得更真实的聆听体验与更多互动机会。因此,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对于核心素养的渗透有着重要意义。
        以三年级下册第四节《动漫之星》的《猴哥》这首曲子的演练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批制作表演道具,有人扮演虎虎生威、手拿金箍棒的孙悟空,有人扮演面相憨厚、晃晃悠悠的猪八戒,有人扮演骑白马的唐僧与挑担子的沙僧。大家先坐在一起,熟悉歌曲节奏,跟着自己的出场角色进行演练。例如“唐僧骑马咚得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就由扮演唐僧的学生叩击桌子,敲出马蹄声的节奏,孙悟空则紧随其后出场……最后的“妖魔鬼怪一扫光”则以大合唱结尾。在平时,教师根据曲目的风格特点、节拍旋律进行分析,可以设计出不同种类的教学道具,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制作过程里。例如将米粒装进矿泉水瓶,摇晃时就能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在一次性纸杯中悬挂小铃铛,声音层次会更加丰富。学生置身于真实生动的音乐情境中,能够深入理解歌曲中蕴含的人物情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学习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三、积极引导课堂互动 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实践是促进小学生音乐能力成长与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重视起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环节,开展多彩的课堂活动,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也能推动他们将学到的音乐知识理解、吸收和内化,为将来的素质发展做准备。以四年级的《一把雨伞圆溜溜》歌曲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创编活动,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歌词配上相应动作。如“一把雨伞圆溜溜,雨伞下面三个头”,如何通过肢体动作的演示来还原“雨伞”的形象呢?有的学生选择抬起右手,手肘与地面平行,向空中画圈,来表示自己手中有把圆溜溜的雨伞。有的学生则将双手撑起,挡在头顶,象征撑开的雨伞。这样的创编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地表现和诠释作品,也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和欢乐。教师以课堂活动为平台,以课内外实践为渠道,无疑能够使学生的音乐素养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路径,主要体现在音乐元素的调动、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课堂活动的开展之中。赋予孩子优质的音乐教育,培育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应当成为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章莉.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高效教学模式探究[J].华夏教师,2018(08).
        [2]曾雪梅.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