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四川省平昌县云台中学 636446
【摘要】高中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增加艺术知识,也能够提升艺术审美素质和欣赏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帮助学生画出精美的艺术品并不困难,但困难在于增加艺术品的美感和欣赏力。因此,教师应注重艺术欣赏的教学,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欣赏能力,使学生成为可以发现并感受到美丽的新型艺术人才。
关键字:高中;精美艺术;欣赏能力
美丽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过:“艺术是揭示真相的谎言。”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素质。美术鉴赏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正在逐步被凸显。人类从对美的追求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事物,因此增强学生对于美得欣赏能力,这更能够凸显出在高中开设艺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调。
一、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加深对艺术欣赏的理解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是表达生活的一种直观方式。因此,在美术鉴赏的教学中,笔者们还可以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而且,随着高中生年龄的增长,他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东西,生活经验也随之积累。可以看出,通过生活经验教给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很重要,对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教授“中国现代绘画”的相关内容时,笔者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艺术鉴赏课的教学做了以下设计。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著名画家刘文熙的画作《祖孙四代》,这幅画是刘文熙的代表作品,它具有极其丰富的生活色彩。学生了解旧时代的中国农业生产非常落后,在这幅画中的四个人后面增加了一个农用拖拉机。通过指导,学生可以轻松理解其中的含义,这表明新中国农业生产的逐步机械化。沧桑和忧愁的“祖父”与活泼可爱的“小孙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们回顾了自己目前的美好生活,深刻认识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使这幅画得到了更深刻的欣赏。
二、充分利用视觉感知,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欣赏
视觉感知是艺术欣赏的第一阶段,也是产生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可以看出,如果要有效地开展美术鉴赏课,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通过视觉感知进行教学是无可替代的。现在,高中生的视野非常广阔,对视觉的洞察力和敏锐度也很高。因此,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应积极采用物理展示的形式来教学生。从而通过视觉感知帮助学生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例如,在教授“中国民间艺术”课程时,笔者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了对艺术品的欣赏课程。当谈论平面建模的知识时,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中国著名的剪纸、年画、蜀绣、木刻版画和其他实物,使学生可以得到直观的视觉冲击,从而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精髓。观察物体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过去的“想象”中的各种民间艺术有了真实的体验和感知,使学生同时享受视觉美学,从而可以有效地培养整体的艺术欣赏能力。
三、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和谐关系
良好的欣赏氛围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内在情绪,净化学生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更加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学习态度可以有效保证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鉴赏氛围,最大程度地保持与学生的和谐关系,使学生可以集中精力,轻松愉快地融入欣赏艺术品的氛围中。另外,在学生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要善于指导学生欣赏和探索艺术品,从而有效地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授“艺术美与形式美”课程时,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安排:首先,在课堂介绍链接中,笔者将向学生展示雕塑图片,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并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欲望。然后,笔者将以对话的形式问学生:“同学们,什么是艺术美,它的表现是什么?” “什么是形式美,如何把握和理解形式美?形式美的组成部分是什么?”之后,让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在每组学生的探究学习中,笔者将作为朋友参加,并向学生提供一些技巧和提示,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以及与老师的亲密感。此外,笔者将让学生在舞台上担任“小老师”的角色,进行试听,笔者将扮演“学生”的角色,认真听课并提出适当的一些关键问题,这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的知识之后,笔者将指导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对一些艺术品进行赏析,然后有效地实现教学效果和目标。
四、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的视觉审美体验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仅依靠教科书上的绘画作品还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使用可用的艺术欣赏方法来增加学生的视觉审美体验。
例如,笔者曾经安排学生在周末休息时去博物馆一起看艺术作品。在博物馆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被庄重而宁静的氛围所感染,并紧跟着指南的脚步观察和欣赏古代艺术品。同时,通过对物体的三维直观观察,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品的精妙,因为这种物理观察所带来的影响和艺术吸引力远胜于平面图像。这样,通过对博物馆内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石刻等不同艺术作品的欣赏,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视觉美感,还可以提高艺术素质、艺术水平、审美和欣赏能力。可以看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坚持教科书的教学,还需要利用现有的美术资源,不断增加学生对美术和艺术的视觉审美体验,并通过欣赏和知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五、重视情境的创造,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众所周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他们想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并渴望进行研究,则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显着提高。相反,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不仅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还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在高中美术教室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适当的情境,以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例如,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山水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查阅材料,并根据他们参考的材料和教科书知识对中国山水画和西方山水画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解释教材中有关于山水画的知识,并向学生提问:“中国山水画与西方山水画有什么区别?”通过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增加他们探索的渴望。经过分析,学生会发现中国山水画与西方山水画在特征、表达技巧和创意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这样,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艺术内涵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并且在实际的欣赏过程中实践更多的艺术欣赏方式。同时,教师应当从欣赏、理解和研究的角度进行艺术欣赏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艺术欣赏的各个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超. 高中美术学生鉴赏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20):1-1.
[2]陶玲.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000(011):795.
[3]王雅君. 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策略[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30):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