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赵林亮
[导读]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发展,不断地对教师教学思想产生着影响

        赵林亮
        山西省阳泉市第二中学校 045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发展,不断地对教师教学思想产生着影响,而教师的教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成效。因此,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当有为学生进步发展着想的教学思想,其次了解学科教学的现实意义,进而探索出优化课堂效果的可行性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这一学科,养成主动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通过融洽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高效获取知识与技能,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目标,促进教育教学趋势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新课改;教学方法
        在传统时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所受到的教育理念十分单一,而这种单一的教学理念使得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给学生学习造成了极为枯燥的学习氛围,以致于学生无法以极佳的学习状态融入到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当中。基于此,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了解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所创设出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环境。
        一、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近些年来,我国家的科学技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得到了极好的发展,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资源也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丰富,特别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被教师所公认的教育资源。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清国家对教育教学事业的大力支持,发挥自身的课堂主导作用,把握好良好的教育时机,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进而引导带着兴趣的学生享受获取道德与法治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过程,以求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目标。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引导学生欣赏了动画视频《小马过河》,以直观画面使学生产生了聚精会神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思考小马过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小马是如何解决的,旨在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使学生懂得了在长大的过程中要不断尝试的道理,让学生意识到了只有思想日渐成熟才能真正长大。进而为学生介绍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我继续以多媒体技术播放不同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做深入分析,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做有机融合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活动当中,帮助学生理解了青春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心理在也在不断成熟,培养了学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的积极态度。最后,我借助信息技术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对独立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去追求青春增添了极大的推动力,从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被教师们所认可的程度逐渐加深加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因教师将生本教育理念践行在了课堂之上有了极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身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展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的实用价值,从而在基于对学生各项能力了解的基础上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争取在民主的课堂环境下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进步与发展,以求能够在新课改背景下完成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任务。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将“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这句话进行了板书,将学生划分成了能够互助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学生介绍了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然后,我在课件上展示了关于国家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的资料,让学生合作阅读,进而指导学生分析了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对课件上的资料进行了解读,使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了国家安全,助力学生理解了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梳理了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使学生明确了国家的安全形势,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实际行动倡导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使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在民主的课堂环境下得到了极好的发展,从而于新课改背景下顺利完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联系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实际生活和道德与法治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将两者之间做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了道德与法治教师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作为新课改理念下指导的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当以实际行动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联系实际生活授课,引导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现实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释生活中事情的能力,从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达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目的。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这一节为例,首先,我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了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内容,这是当年美国总统里根的真实写照。进而对学生提问道:“少年里根应该赔钱给店主吗?父亲应该为孩子付款吗?你们是否赞同父亲的确定呢?”由此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实际生活做联系,导入了新课内容。然后,我为学生介绍了责任的含义、来源,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做了深入研究,帮助学生懂得了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之后,我通过将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改变成道德与法治的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做探究,提高了学生分清责任来源的能力,使学生懂得了应该依据角色的转化而承担不同的责任。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对学生强调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做到能够为自己负责,也能够为他人负责。”进而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选取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了学生对自己责任的明确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愿意为自己行为负责,对那些为社会负责的人心存感激的积极态度,切实在新课改背景下达到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更有效地展开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极强的推动力。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懂得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师生互动、联系实际生活这几种教学方法的价值,并将其充分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不断在时代发展中探索优质的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以求取得最大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左艳.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C].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85-687.
        [2]宋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