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胡亭亭
[导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胡亭亭
        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却并不明显,基于此,本文就以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动手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全面推进,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手脑并用的重要性,所以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了当前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已然成为了现阶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要贯穿其人生成长的全过程,其中小学阶段的培养最为重要。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应该要充分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与作用,来不断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呢?具体如下: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现阶段中小学教育都大力提倡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就能够做到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欲望,能够让学生对实践内容以及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就需要灵活的运用情境教学法来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参与兴趣,以及引导学生逐渐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此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到“粮食知多少”时,对于这一项内容的认知,学生可谓是毫无了解,学生根本不知道粮食是如何产生的,因此,对于这一项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首先就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将粮食的生产、农民伯伯的辛苦都融入到视频之中,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的认知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珍惜粮食的意识。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相应的引导性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觉得农民伯伯辛苦么?我们应该如何报答他们呢?通过简单的问题来调动出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充分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随后,教师再将学生们的想法进行统一,并筛选出合适的内容带领学生一同来进行创作,如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送贺卡的方式来表达对农民伯伯的感激,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同进入到贺卡的制作之中,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就会发现,由于有着事先的引导,学生在制作贺卡时也充满了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效的达到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目标明确,加强学法实践引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所组成,其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探究空间以及发展空间,能够让学生去灵活的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对于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在此期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要体现在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手段之上,同时还要体现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并制定出针对的教学计划,使得实践活动有章可循,活动内容有力有序;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场地规划工作、人员调配工作以及主题定位工作,要运用充实的活动内容来引发出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到“我们身边的一次性物品”时,针对这一内容的计划安排以及目标创设,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去自主寻找周边的一次性物品,并要求学生详细记录相关物品的应用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自主性。而教师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则需要发挥好引导与监督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三、尊重学生个性,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激励者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其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以及个人天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则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其能够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理念,在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就需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主动参与,使其能够迈向个性化的发展,发挥好教师自身的引导者以及激励者作用,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与成长,从而高效的达成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是一天就能够形成的,其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兴趣以及教学环境的影响等,在此阶段,需要教师注重加强实践活动课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成长,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景晨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新教育,2014,(2):90.
[2]王胜.加强综合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文渊(中学版),2019,(9):765.
[3]周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文存阅刊,2019,(20):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