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银梅
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小学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先是武汉连夜下令封城,接着举国上下联防。一时间仿佛世界静止了:马路上没有了奔驰的汽车,小区里没有了走动的人群,长长的马路上远远望去更是看不到一个人影,村里挨家闭户无人走动,哪怕是昔日拉家常的邻居,此时也闭门不出。村里流动的广播车,一遍一遍的巡逻,一遍一遍播放着党的政策,不串门不聚众打牌。为了不给国家带来损失,不给政府添麻烦,每一位国人都在用自己方式为社会做贡献,教育战线的我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别样抗疫”。
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
临近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无情的病毒并没有像要离开的意思,很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持续到了正常开学时间,就在我们为开学一筹莫展之时,教育部发布了“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的通知,号召全体教师利用直播平台教学。特殊时期,教师变主播,学生便粉丝,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尝试。虽然困难重重,但在校领导的统一布署下,我们很快制定了网络授课方案,再由各年级组长统一安排老师们线上备课,制定高效的课堂模式。各科教师根据上网课存在的情况,再次协商制定出解决办法。如此反复老师们很快熟悉了网络教学环境,以及应对的突发情况。在工作上,校领导严格落实上级要求,精准有序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学校建立的网络系统,学生按时打卡、上课、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在线批改,学生查看作业后针对错误,及时纠正,以便快速掌握知识点。
隔着屏幕,隔不断的师生情
网课学习由一开始慌乱,变成了有条不紊的进行。还记得第一次上网课的情景,为了怕学生错过上课时间,一遍一遍的在微信群里给大家预告上直播课时间。当然心里也有点惧怕,怕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也怕学生家长过后议论。俗话说:丑媳妇见公婆,躲是躲不掉的。我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温习着上课的内容,很快直播课的时间到了,我刚一进入直播间就看到同学们在互动区给老师打招呼“老师早上好”“老师好久不见”“老师我想在教室看着你上课”看着那些温馨的文字,可爱的表情图,心里一下子暖暖的,仿佛看到同学们可爱的笑脸,以及渴求知识的眼神。在试音结束后,我很快带领学生进入到语文课的学习中,在上课环节我上的很慢,讲的很细,在讲重要内容时提醒学生做笔记,学生做完笔记也会互动区给老师回复完成。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我采取在线连接视频的方式,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很是新奇,纷纷表示想举手发言,直播课堂比在教室里还活跃,当看到学生们久违的面孔,我不由自主地说,“很高兴见到你”“见到你我很开心”“老师很想你呀”不知道是学生感染了我,还是我影响到了学生,平时不爱在学生面前表达的我,一下子成了多愁伤感的文人,在向学生提问题时,我也是一度哽咽着完成。被提问的学生除了流利的回答,还会礼貌的和老师说再见,评论区的孩子们更是积极抢着想要回答问题。为了不让学生们产生疲劳,一节课45分钟就完成了,在和学生们说再见时,学生说都说舍不得下直播,还盼望着下次直播课早点儿到来。第一次的尝试给了我很大的勇气,网络直播课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承载着重要的作用:每周一次的安全课,我会在直播间给大家讲讲时下注意的安全知识,除此之外,为了疏导疫情带来负面情绪,我会定期安排疫情期间的心理疏导课,有时在微信群里给大家发发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防范知识”视频。
虽然我和学生之间隔着冷冰冰的屏幕,但传递出来的是温暖的情,看到家长们在群里积极回复我,支持我的工作,体谅老师的不易,我的心里常常被感动所包围。
蹲在墙角上网课的小男生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九州闭关,万门闭户,各村庄路口设置关卡,人民生活陷入了被动中。而春季开学的各项课程安排已在网上如期进行,各地各学校的学生同一时间进入网络学习。虽然这样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条件上网课,我们班的方华伟同学是建档立卡的贫困生,父亲在武汉打工,由于疫情发生,不能回家,家里只剩身体不便的爷爷和年迈的奶奶,除了一个智能手机,没有了网上课成了很大的问题。得知与他家一墙之隔的邻居家有网络,他欣喜万分的连接上了,可是距离有限,只要他踏进房屋WiFi网就断了,他为了不落下每一节课,无论刮风下雨都蹲在院墙底下上课,小小的屏幕,流畅的画面,是他最大的安慰。在遥远的古代有匡衡凿壁取光,在繁华的今天有华伟借网求学,同样是为了学习,同样是一样专注的学习态度。在得知他上网学习不便时,我会提前告知学习内容,以及上课时间,当然也会把详细的课文笔记拍照发给他,他每次都仔细把图片保存到相册里,随时打开随时学习。每次看到他提交的作业干净详细,都会想到他孜孜不倦求学的态度。每次都会在批语里加一句“你真棒”,他也会客气的回复我“谢谢您,老师”。疫情是无情的,生活是艰难的,而努力坚强生活的我们却是不平凡的。
令人刮目相看的后进生
一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拉慢了我们生活的节奏。平时因工作忙碌的父母,也在这个时候将注意力转到孩子身上。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家长为辅导孩子学习而抱怨“不教孩子写作业,母慈子孝,家里一派祥和之气;一教孩子写作业,家里弄得鸡飞狗跳。”虽是一些气话,但也看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班的学困生宋浩铭也就属于这样的孩子,一开始上网课,妈妈就把手机给学生,对于学生的作业从来不过问,也不查看。他的作业大多数没有有写完,偶尔写完字迹潦草比医生开的处方还难认。我每次批改他的作业都要求他把作业补上,或者重新提交,可每次都石沉大海,对于我的要求从不完成。我就和他妈妈打电话沟通,妈妈一开始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很差了,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不管也罢。我耐心的劝说,她的孩子其实聪明,只是学习习惯不好,你只要把习惯培养好了,他的成绩可提高一半。她决定改变自己的态度积极配合教学工作,但却问我怎样做才能让习惯好起来。我发给她一张课程表告诉她在相应的时间段做相应的事就行。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她为了让儿子再次拾起对学习的信心,经常和儿子一起上网课,一起讨论学习问题,甚至把课文背下来,儿子跟不上做笔记,她会认真的把笔记抄下来,等下了直播课,让孩子及时补上。每次提交作业都可以看到他妈妈细心检查的痕迹,字迹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每次批改他作业都要送上鼓励的话,并在作业评比中多加点分,送他一个开心的笑脸。他的妈妈为了及时掌握学习情况,会及时查看作业反馈情况,并积极向我请教课本上不懂的知识点。就这样一个星期之后,她的妈妈说发现了孩子身上闪光点了,看到孩子进步心里无比的欣慰。我告诉她一切教育都因果可循的,有什么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孩子就是一棵希望之树,要用爱心和耐心他才能健康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妈妈爱的教育下,他测试分数越来越高,由以前的不及格到现在的及格甚至更高。
在教育工作中,像这样令人感动的平凡事还有很多,但我始终记得这是我的责任。疫情之下,各线教师不忘初心,在各自岗位上如火如荼地开展教学工作,为的是满足屏幕前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对于学生,我们改变的是教育方式,不变的是爱与责任。我们用特殊的教育方式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抗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