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少妮 陈辉强
青海师范大学 研究生学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8
邮编:810008
第一作者简介:唐少妮、1995年3月出生、女、陕西宝鸡人、研究生、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第二作者简介:陈辉强、1995年3月出生、男、青海西宁人、研究生、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余田径训练作为学校体育教育课程的一大组成部分,其对于锻炼学生的体质、意志力都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课余田径训练中参训老师文化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参差不齐,参加训练学生的动机被动接受者较多,参加训练的学生整体比例较小等原因,课余田径训练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笔者以宝鸡市城区五所中小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分发回收问卷调查、联线专家进行访谈,对宝鸡市城区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多维度的总结出提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建议。
关键词:宝鸡市;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发展现状
1.前言
由于体育课的课时限制,单纯的依靠上课时间,只能使学生们的技术动作达到泛化很难达到自动化,想要获得良好的技术、取得成绩,还要充分利用起学生们的闲暇时间加以训练。因此我对宝鸡市城区部分中小学田径课课余训练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宝鸡市城区的五所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笔者在了解本研究课题的现状与研究成果后,查阅了关于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现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为本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结合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目的,设计出严谨的问卷。
2.2.3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宝鸡市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采访,以及管理宝鸡市体育工作的负责人和体育教练员进行采访,听取他们多年以来所掌握的该方面信息,从中归纳整合出重要信息,为本课题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与思路。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队伍现状
3.1.1教练员基本情况
在宝鸡市中小学课余田径教练员的性别情况调查中,女性教练员3人,占比20.00%;男性教练员12人,占比80.00%。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男性教练员人数明显偏多,女性教练员人数明显偏少,性别比例偏差很大。
3.1.2课余田径训练教练员自身所学专项和训练经历
在宝鸡市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教练员自身所学专项情况中,篮球专项教练员人数最多为6人,占比40.00%;田径专项的教练员为6人,占比约40.00%;足球专项的教练员3人,占比20.00%,排球专项的教练1人,占比6.67%。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田径教练员都不是田径专项出身。
在宝鸡市中小学课余田径教练员训练经历情况中看出,训练经历1-3年的教练员9人,占比60.00%;训练经历4-7年的教练员4人,占比26.67%;训练经历8-10年的教练员2人,占比13.33%。数据中可以看出,宝鸡市中小学课余田径教练员训练时间较短,缺乏有足够训练经历的田径教练员。
3.2课余田径训练中学生的现状
3.2.1课余田径训练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宝鸡市中小学课余田径学生性别调查情况中,男生为79人,占比65.83%;女生为41人,占比34.17%。从数据可以看出,男女性别比例偏差较大,田径运动大多数是男生喜欢参加的运动对于女生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3.2.2学生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动机与态度
学生参训课余田径训练的动机情况调查中,因中考设立了体育学科考试,大多数学生为备战考试积极准备,占比90.00%,并且可在数据中判断得出超过一半的学生受到家长意愿所影响,占比66.67%。为掌握一些田径训练方法占比50.83%,其他动机依次为使身体更加强健、有田径天赋充分挖掘、为校争光。
学生参加课余田径训练态度情况调查中,积极和较积态度的学生人数占比为16.67%和21.67%;一般态度的学生占比25.83%,不太积极和不积极的学生人数占比为20.83%和15.0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余田径训练的自身兴趣及爱好程度并不高,结合表7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出发点是为了在参加体育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而自发的参加训练的同学比例较低。从中可以得出学生对于田径这项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受欢迎的程度并不高。
3.3宝鸡市城区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实施情况
3.3.1课余田径训练计划
学生每周参加课余训练3次或4次的占比较大,分别为37.50%和30.00%;其次是一周2次训练次数,占比21.67.64%,每周训练5次或5次以上的占比较小,分别占比5.83%和5.0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每周参加课余训练的安排比较合理。
3.3.2课余田径训练效果评价
学生对于课余田径训练效果评价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分别占比13.33%和12.50%;评价效果一般的学生人数占比45.00%;评价效果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分别占比16.67%和12.5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参加课余田径训练后所得到的收获并不满足。
3.4宝鸡市城区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物质条件
3.4.1课余田径训练项目经费投入情况
在课余田径训练项目经费投入情况调查中,62.8%的经费来源来自于学校专款;9.7%的经费来源来自社会赞助;9%的资金来源来自行政拨款,12.7%的资金来源来自自筹资金;6.8%资金来源为其他渠道。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课余田径训练经费投入情况中,渠道比较单一,大多还是以学校专款。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关注,动员广大社会力量来解决资金难问题。
3.4.2课余田径训练场地和器材情况
在学生对于田径场地和器材的满意度情况调查中,持满意态度的学生为15人,占比12.50%;持基本满意态度的学生人数为17人,占比14.17%;持一般态度的为63人,占比52.50%;持不满意态度的学生人数为18人,占比15.00%;持非常不满意态度的学生人数为7人,占比5.8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场地及器械的配套及使用仍存在不足,无法很好的满足学生需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宝鸡市中小学课余田径教练员性别偏差较大,田径教练员学历偏低,大部分的田径教练员都不是田径专项出身,田径教练员训练时间很短,经验较少。
4.1.2宝鸡市中小学课余田径学生中,女性别比例偏差较大,田径运动大多数是男生喜欢参加的运动。大部分的学生课余时间运动时间比较短,运动强度比较小。主要动机是个人的爱好与兴趣、有田径天赋,充分挖掘、为校争光。
4.2建议
4.2.1重视对于女教练员的培养,缩小男女教练员的性别比例偏差。同时拓展女学生对于这项运动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女学生在这项运动中感受到快乐。
4.2.2让教练员多去参观学习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与优秀教练员多沟通学习,实时掌握最先进的训练方法及手段,以此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欣芝.对四平市部分中小学田径业余训练的调查分析[J].现代交际,2016(18):146-148.
[2]邓黎黎.探析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基础地位[J].体育风尚,2018(2):75-77.
[3]贺建萍.中小学田径业余训练方法分析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68-70.
[4]金大琨.浅谈提高小学田径训练的有效策略[J].吉林教育:综合,2016(2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