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宋天舒
[导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幼儿的教育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宋天舒
        江苏省昆山市南港中心幼儿园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幼儿的教育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师不仅要通过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还要在其他领域以及日常生活游戏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
        【关键词】表演游戏 文学想象 语言核心 评价
        
         一、背景分析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熏陶人格,影响品格,点燃情感,这就是教育。教育可以让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随着自己生命规律的生长,不断进步”。由此可见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生活化的语言环境,童话剧表演正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空间,依托表演游戏,幼儿是如何丰富和发展对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和情感态度的再造想象?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层面进行:1.对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动作、表情的想象和主要情节;2.对作品中地点、环境等背景性要素和表达主题的初步想象;3.对作品整体情节、深刻主题以及意境的的想象。由以上三个问题逐步由简单到复杂并提升。
         二、实施过程
        做好了前期准备,我们分三个层面慢慢打开了我们的故事。
         (一)分工筹备,整合资源
         案例描述:
        自主游戏开始了,幼儿园新做的舞台,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来玩。在舞台上,有的在走秀,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跳舞,不过这些小朋友表演完自己的节目就离开了舞台去别的地方玩了,只有青青、莱莱、熙熙三个小朋友还站在服装区讨论。
        青青:“熙熙,我们来表演故事吧,就是前面宋老师讲的那个故事,有老鼠、猫、牛、龙的那个!。”
        莱莱:“哦,我知道了,就是十二生肖,我们王老师也讲过这个故事了。我跟你们一起演吧,我来当猫!”
        青青:“那我要演老鼠。”
        熙熙:“那我就演牛吧!”
        他们挑选了适合自己角色的表演工具,就开始了表演。演着演着,突然青青说:“啊?怎么就我们三个呀?玉帝谁来当?”莱莱:“那还有很多小动物呢,谁来当呀?”青青:“我们去把其他人找来吧!”于是三个小朋友都跑下台去找其他演员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就集齐了演员,表演正式开始了。
        猫对老鼠说:“我们一起去报名,我爱睡懒觉,可怎么办呀?”
        老鼠说:“别着急,我来叫你,咱们一块儿去。”
        猫开心的回去睡觉了。第二天一早,老鼠忘记去叫醒猫,自己走了。猫睡醒后生气的说:“老鼠,我要吃掉你!”
        太行山上,玉帝发愁:“我要怎么给你们排座位呢?”
        猴子说:“比赛吃香蕉。”
        龙说:“不要不要,比下雨吧!”
        兔子说:“比跑步吧。”
        最后大家选择了人人都会的赛跑。......
         过程分析:
        仔细观察游戏后,发现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仅仅停留于再造文学作品想象中的初级阶段。比如:青青:“那我要演老鼠。”熙熙:“那我就演牛吧!”莱莱:“那还有很多小动物呢,谁来当呀?”基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能说出所阅读的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够精准,大多用自己创造的口头语言代替了原有台词,他们只是出于对故事初步的理解在表演,同伴之间缺少语言、动作与眼神的交流。
         评价调整:
        教师组织讨论对幼儿的表演游戏进行评价,该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的、不受外力约束的自主活动,活动中教师没有给幼儿太多的指导,目的在于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协商,分配角色,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此环节我们采用了两种评价方式
         1.尊重评价主体,让主体自评。幼儿能自信勇敢地独立地评价自己表现,但幼儿自评带有主观情绪性,评价的语言文字较为笼统仍需要教师的多次引导提问。
         2.教师支持评价,让主体互评。幼儿间的互评使评价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评价的兴趣,享受参与评价的乐趣,使幼儿在成为被评价者的同时也成为评价者。在互评中提高表演的自信心与丰富自己的表演。
         (二)严密实施,关注细节
         案例描述:
        “老鼠你居然没有叫我,我要吃掉你!”“哈哈哈......好搞笑啊!”大笑声吸引了无数小观众。玉帝说:“要怎么给你们排座次呢?”猴子说:“我们比吃香蕉吧!”龙说:“我不吃香蕉,我们比下雨吧。”兔子说:“我跑得快,我们比赛跑吧。”......
        演出完毕,获得了小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他们都给喜爱的演员贴上了代表“棒”的红苹果。骏骏沮丧的说:“老师,我演的老虎这么好,居然没有红苹果。”糖果说:“是哦,我也只有一个,如果能多几个红苹果就好了。”
         案例分析:
        通过这次观察评价,我们惊喜的发现,幼儿们对台词的把握度与演技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达到了文学想象中再造文学作品想象的稳定阶段,通过绘本和录音的多次灌输,能够在倾听文学作品后形成作品中角色的基本形象(外貌、语言、动作),能够复述出文学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初步意识到故事发生的线索和前因后果。
         评价调整:
        本次评价环节,我们采用了集体合作互评式评价、自评式评价、回顾式评价、教师评价。其中回顾式评价可以引导幼儿回顾整个表演活动的过程,作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评价,通过回顾式评价可以让幼儿强化在表演游戏所获得的收获和感受。当幼儿在桂花大舞台表演时,教师都会进行跟踪拍摄,详实记录游戏情况,并将出现的问题进行片段回放,幼儿通过视频能更直观感受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再而和其他幼儿们共同讨论在游戏时应该如何表现角色,提高表演能力。
         (三)信息反馈,经验梳理
         案例描述:
        随着自主游戏音乐的响起,小演员们和观众们都兴奋不已。在候场时,我们听到了小演员们有趣的对话。
        莱莱(猫):“啊!台下好多观众啊!”
        青青(鼠):“真的!好多人,太好了!”
        糖果(鸡):“那今天有很多红苹果了!”
        骏骏(虎):“我今天有台词嘞!好开心!我要回家演给我妈妈看!”
        梓涵(猪)指着骏骏:“你再不要说错了!等下观众不给你红苹果了!”......
        大家笑成了一团。当主持人宣布演出正式开始,小演员们一个个神气十足自信满满的登场了!
         案例分析:
        经过这台展演,每个人都得到了成长,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自己的态度和做法。不仅仅是这些演员能评价自己的演技,连身边观众都能对演员们或者舞台背景等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幼儿达到了再造文学作品想象的拓展阶段。如:骏骏(虎):“我今天有台词嘞!好开心!我要回家演给我妈妈看!”看出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积极性和自豪感。梓涵(猪)指着骏骏:“你再不要说错了!等下观众不给你红苹果了!”看出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演来表现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想象,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动作、语言来表现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总结
        通过这次观察幼儿的童话剧表演游戏,我们也有了很多的感受和感悟。对幼儿的观察与评价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应该通过反复的观察、评价、调整,再观察、再评价、再调整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有了一些反思和收获。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从再造文学作品想象的初始阶段发展到稳定阶段最后达到拓展阶段,一步一步在提升。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学经验对所学习的文学作品的要素有较深刻的理解,能感知文学作品中传递的情感和态度。
         
         参考文献:
        [1]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周兢著,《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