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与爱同行, 合力助推孩子成长,共同托举您心中的太阳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宋宝生
[导读] 本文结合自己对家校社教育的学习与理解及教学实践通过加强学习,
        宋宝生
        宜良县汤池镇明湖中学  云南省昆明市  652103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对家校社教育的学习与理解及教学实践通过加强学习,明白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做一名合格的家长;相互理解,彼此支持,三剑合一,共筑安全防线,实现家校共赢;与爱同行 家校共育,合力助推孩子成长;家校携手,齐心协力,不离不弃,共同托举您心中的太阳等方面与家长交流探讨学习,希望家校携手共育,合力助推孩子成长。
【关键词】家校携手  合力助推  成长

一、加强学习,明白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去实践和探究。
    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才能“枝粗叶肥”,就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
    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改变观念,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
        怎样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家长呢?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几种情况,会造成家长对家庭教育不上心。
1.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教育不教育关系不大;
2.认为自己忙,身心憔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心力不足;
3.认为家庭教育是空洞理论,是听起来好听,用起来不管用;
4.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之流,顺其自然,过问不多;
5.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学习的教育就是做作业,上补习班。
6.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音乐、美术、弹钢琴等。
7.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提要求,至于怎么学习,不知道,也不愿意探究。
        做好孩子的朋友和心理疏导?
1.家长要了解孩子,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
2.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3.在做孩子朋友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你还是孩子的父母,是他们生活、学习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4.要帮助孩子学会交往,与孩子对话时应该冷静点,都应该尽可能理智些,应该相互尊重,对话才能进行。
5.要教会孩子欣赏自己,悦纳自己不足,有信心赶上,优势要敢于展现。要相信自己有价值,相信自己是个成功的人。
6.帮助孩子学会宣泄。
二、相互理解,彼此支持,三剑合一,共筑安全防线,实现家校共赢。
   “百善文明先,万思安全最重”,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没有一个人不愿笑语常在,没有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安全如同一根七彩的丝线把这些美好的愿望连接起来,没有安全一切都成了泡影。
希望各位家长做一个安全智慧型父母。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食品、交通、心理等等方面安全教育工作。妥善处理、教育孩子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
    好的教育,一定是宽严并济、奖罚分明的;好的老师,一定是既管且教、严慈共体的。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幸运,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就是教育的希望,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福气,是教育孩子最强大的合力。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让孩子朝着最好的方向前行。
与孩子认真分析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共同制订不同阶段目标,以及中考目标。

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多与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起居饮食及情绪变化。重视孩子的思想工作,不要一开口就是否定。多与班主任、科任老师联系,配合好他们的工作。
        最好的教育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的共同心愿,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我们要紧密相连,共同努力,互相理解,彼此支持,三剑合一,实现家校共赢。
 三、与爱同行 家校共育,合力助推孩子成长。
        “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请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1.才考了这么点分?你怎么学的?你怎么这么笨?
(孩子的感受:我很差,我不行,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低)
2.你看张三回回考第一,回回多少多少分,我怎么这么倒霉生了你这么个孩子?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时,不是为了成就我们的面子,不是孩子考得好我就有面子,孩子考得不好我就没面子。我的面子,我负责,和孩子无关。)
3.你对的起我和你妈吗?我们天天起早贪黑的全是为了你!
(孩子的感受:你在邀功,你照顾我心不甘情不愿的,我没让你为了我啊。全为了孩子,这个责任太大了,孩子承担不起。父母确实不易,教育孩子感恩是应该的,但要换位思考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父母应多让孩子说说:
1.哪些题是孩子答得非常好的?
2.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哪些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作业完成效率、改错情况、落实计算、落实基础、时间的合理安排等等)做得好?(做得好的原因)
3.哪些题是孩子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问题出在哪里了?(平时那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了)
4.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能找到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5.问问孩子,你需要爸爸妈妈帮你做什么?……然后,再和孩子一起看看孩子的成绩。
        这样处理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引导孩子关注学习过程,让孩子知道只有过程做好了,做到位了,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学习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每次考完试后,不管家长、孩子,还是老师都会关注别的孩子的成绩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差异,我也会关注别的班的成绩和我自己班成绩的差异。关注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
    真正的竞争不是为了个人面子,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成就自己。关注别人和自己的差异,是为了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不足,更好的向别人学习好的方法和经验。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对比,去反思,别人怎么做的,我怎么做的。我有什么优势值得别人学习,别人身上又有哪些闪光点是值得我学习的。这样,才能不断成长。
    考得好要让他知道是因为平时哪些方面做到位了,这些方面要继续保持。考的不好,更要鼓励他,让他看到希望,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合力助推孩子成长。
四、家校携手,齐心协力,不离不弃,共同托举您心中的太阳。
        关注孩子的成长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是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优异成绩的取得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家庭应该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多看孩子的优点、少看孩子的缺点,并且多给孩子掌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管好自己的嘴,从自身开始改变,充分理解孩子,多多信任孩子,少玩手机少应酬,多与孩子聊天沟通。少责孩子少唠叨,多给孩子赞许关怀。帮助孩子树目标,与教师经常联系。让孩子能够快乐地学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携手共进,齐心协力,不离不弃,共同托举您心中的太阳。
参考文献:
【1】雷广华. 家校携手 同行共育在行动[J]. 宁夏教育, 2019, No.467,No.468(Z1):161-162.
【2】陈活星. 家校携手合作共赢[J]. 师道·教研, 2017, 000(00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