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宁 由静
山东省乳山市西苑学校 山东省 乳山市 264500
在班主任工作中,咀嚼过失败的苦涩,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渐渐沉淀出爱心引航,潜心育人的理念。
一、以爱为出发点
爱学生是指呵护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实现自尊。我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当他们为班级为他人做一点点小事时,就及时地表扬、鼓励,让他们有成就感,亲其师而信其道。对他们的“缺点”持宽容的态度,不去强化,用正面积极的做法去引导,有利于他们摆脱尴尬,他们就会用感恩之心,发挥其优点来改正其缺点。反之如果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劈头盖脸、喋喋不休地批评、指责,他们往往会屡教不改。用人所长,人人有用;用人所短,人人无用。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会主动为班级做很多事情。那些后进生也会有进取心。那年初二的王雪艳同学,刚升初一时,根本就不会写字,开始那几天哭天抹泪,我先让她负责送班上的垃圾,她干得尽职尽责,我经常表扬她,她脸上也渐渐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后来我就开始教她认字、写字,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她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无论课上还是课后,经常看到她在埋头读书、练字,有时还主动问我些小问题。爱是滋润孩子成长的力量。
二、自我教育为目的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初一是整个初中阶段习惯养成最重要的阶段。我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小环境,注重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陶冶学生情操,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1.《弟子规》规范言行
《弟子规》继承和发扬了古圣先贤的智慧和美德,而且还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生活化,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使学生逐步做到自我约束,最终养成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良好习惯。
2.美文渗透思想教育
梦想、信念是人心灵世界的核心.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空虚无聊,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会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从而理解当前学习的重要性。每年接初一的新生,我都会利用课本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生命 生命》《生命的意义》、《在山的那边》渗透梦想对人生的价值,让学生树立梦想并为之奋斗。还利用一些名著对学生进行敬畏自然、热爱祖国、感恩亲情等教育。
3.名言点灯、歌曲励志
魏书生老师说:“格言警句,像一盏盏心灯,倘在学生心灵中点燃,会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朝着自己理想的高峰攀登。” 每天在班级的黑板右上角写上一则格言,使其天天受到“心灯”的照耀,会收到不可想象的教育效果。我还会利用中午的时间,播放一些励志歌曲,如《我相信》、《超越极限》等,鼓舞士气、催人奋进,这样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4.劳动培育美德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这是高尔基对劳动的诠释,也是劳动的真谛。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
开展校内劳动,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节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的各种活动,观看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
还要密切家校联系,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我会布置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我还建议家长制定家庭课程表,为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劳动,以帮助孩子开发思维、训练技能、学会管理时间等。每周双休日为父母干一小时家务活,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苦,感受劳动的愉悦,饱偿劳动的成果。
三、家庭为根据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阵地。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就可能成为“问题学生”。但我们的家长,大多数既没有高文化也不是高素质。邀请他们到校,要么认为丢人,要么认为来挨批。即使来了沟通效果也不理想,我通常告诉他们,来的目的是一起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他们的态度会截然不同。和“护短型”家长交往时,要特别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家长或者继父母家庭的家长交往时,本着一种同情、体贴的态度,换起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感。在与隔代学生家长交往时,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尊敬,选择老人易接受的方式谈话。家长配合了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播散爱的种子就会收获爱的硕果,明确当班主任的价值、责任和使命,脚踏实地,躬耕力行,在未来的道路上,依然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去成长,不忘初衷,方能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