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越发紧密。教师需要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进行研究,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促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在思考融合策略的同时,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以及学科教学的发展进行思考。基于此,本文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思考
引言: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特殊的,学生需要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了解语文学习的正确方式,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更为主动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为此,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关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1.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小学阶段,由于受到学生年龄因素的影响,课堂中学生整体的状态是较为紧张的。同时,小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如果课堂氛围过于严肃,会导致学生面临过度压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更为集中在信息技术的展示效果中,如通过信息技术营造出适当的学习情境,学生就会产生深度的沉浸式体验,忘却课堂压力,积极投入。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到认知基础水平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发展。特别是在语文阅读中,对于文字描述的场景,学生难以形成具体的印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出具体的信息场景,如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等,有助于补充学生认知,便于学生理解阅读内容,达成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1]。
3.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科学地规划,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严格地控制课堂时间,通过各类型的信息化展示,提升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学生也要能够配合教师应用的教学方式,因此,适应性的教学实践训练具有必要性。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1.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占据了大量课时,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对于阅读内容达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1)应用信息技术解决语言文字障碍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解决阅读中存在的语言文字障碍。不同类型的阅读内容,采取的教学引导方式是有所区别的。课本中的阅读内容需要学生进行精确阅读分析,阅读练习中的内容,则进行一般程度的阅读理解即可。在预习课本内容时,学生需要对其中的陌生字词进行标记,并且查询字词含义,做好预习的笔记。在普通阅读中,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迅速分析字词的含义,如果分析较为困难,可以选择查询的方式。教师要结合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预习阅读提供指导。例如,应用微课的方式,对课本中的陌生字词进行详细的解析。在学生进行字词的查询之后,再观看微课的内容,能够起到强化认识的效果。对于普通阅读中的字词,可以建议学生应用便利的网络查询方式,促进信息化学习手段与学生语文学习的融合[2]。
(2)应用信息技术分析文章结构与细节
阅读中文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展示文章的整体结构图。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结构图与思维导图的区别。结构图更为强调结构方式,思维导图则能够体现出思维的中心以及思维过程。如在分析文章某一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分析。
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或者分析其细节内容,并且应用结构图与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图像的绘制。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设备,对学生绘制的不同结果进行展示,并且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分析,分析合理即是有效结果。
(3)应用信息技术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中学生能够产生不同类型的体验,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借助于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体验的深化。例如,在学习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海上日出》一课内容中,教师就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场景。为了使得学生从不同角度产生观看体验,教师可以同时播放动画版与实景版的海上日出视频,使得学生产生多角度不同层次的观看体验。
2.写作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帮助。
(1)整合写作素材库
现阶段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更为密切,教师不仅能够在课堂中应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在不同场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整合语文作文的素材库,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可应用素材。
例如,教师可以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在不同阶段整合各类型写作素材进行发布,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微信推文。通过对于写作素材推文链接的整合,在长期的积累下,就可以形成相应的写作素材库。在学生写作练习以及日常的复习中,可以通过预览素材库,寻找可应用的作文素材。另外,学生也可以模仿教师建立的信息素材库,应用信息化方式或纸质资料,建立自己的作文素材库[3]。
(2)训练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
学生语言描述准确性不足,是影响写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选择一个主题,应用信息资源进行文章的收集。例如,以描写雪景作为主题,教师进行文章收集,其中包括名家作品、学生作文、网络作品等等。其次,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文章的阅读,并且对于各类型文章的水平进行评估,这一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的。应用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对不同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标记,并且据此评定文章的水平。实际上,名家作品与学生作文之间的差距是较为明显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准确地识别出高水平的文章。这一阅读与评估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与思考,对比不同类型文章中细节的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名家文章在景色观察的角度上往往较为独特,同时语言描述中引经据典、形容词丰富。这一教学的结果,能够使得学生注意到语言描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日常学习中关注自我的语言能力[4]。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学生阅读水平以及写作水平的提升,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为此,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内容的需求,选择适当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应用。需注意的是,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度。信息技术是作为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出现的,而不是教学的目的,不能机械地认为使用了多媒体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了,更不能简单地将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评判一堂课上得好坏的唯一指标。 另外,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也需要学生积极地进行配合,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信芬.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的路径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4):126-128.
[2]何正和.利用多媒体提升小学语文基础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135-136.
[3]杜长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深度融合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32.
[4]农民强.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1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