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文化的慢慢寻求之路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赵建文
[导读] 我们是水乡的孩子,每天呼吸水乡的清新空气,水乡的孩子爱水乡。
        赵建文
        江苏省昆山市南港中心幼儿园
        摘要:我们是水乡的孩子,每天呼吸水乡的清新空气,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如果我们水乡的孩子不了解我们南港本地方的民俗民风,又怎能去接纳世界的文化呢。我园地处江南之处,至今依旧保存着临河而建、枕河而居的千年水乡格局,承载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文化情结。又与甪直古镇毗既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传统,又可以借鉴邻镇的优势,就近汲取,发扬光大。我园的校园文化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献计献策,彰显我园水乡校园文化,在这条水乡文化的的道路上慢慢寻求。
        关键词:水乡文化    乡土艺术美   和
        我园的水乡文化已经经过长期的沉淀与凝聚,大家自定约束而成的制度规范和团结和美的精神气氛等,全体人员都愿意共同遵守的共同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是我园特有的,全体人员认同的,大家团结在一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力量,定位“和美南幼”即水乡本土艺术美,水乡文化的内涵与特质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美”取自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即水乡本土艺术美,核心在于美,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同时,深入体验家乡美。
文化理念:走近水乡,亲近自然,让孩子拥有快乐、健康的童年
设计原则:将“水乡本土文化特色”与幼儿的乡土创造的特点紧密结合,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与体验性,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注重其情境性、动态性与主题性,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幼儿水乡本土文化教育。
设计风格:自然  水乡  原生态
一、校园文化的实施之大环境
1.打造水乡、自然优美的环境之美
        不断营造“和美南幼”的园所氛围,一走进我园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孩子在水乡特色的环境文化中,感受水乡艺术美的氛围、接受水乡艺术美的熏陶、激发美的行为、从而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处处美,幼儿园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扇圆形拱门,上面有几个显眼的字”水乡的孩子爱水乡”,每天孩子们都会穿过拱门高高兴兴的进入教室。周边是水乡特色的布置,有荷花的盛开与清澈的溪水,水乡特色的屋顶与窗户,暖暖的鹅黄色仿佛带你进入一个水乡的阅读童话世界,大厅的一角有一只小沙发,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歇息、阅读、还有一直树枝上挂着的许多小书签仿佛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小故事。慢慢的走进去就是我园水乡的特色的充分展示了,你会看到一件件水乡特色的艺术品,无不展现出孩子们的智慧与手巧。继续往前走,便是孩子们游戏的天堂——特色区域。分别布置成“壳趣”、“ 果实区”、“席草区”、“布艺坊”。校园乡土的场景展示、乡土幼儿作品、乡土的各类玩具形成了浓郁的南港幼儿园文化。
2.传递融合、和谐共进的心灵之美。
        园风:和心  至美 ,以美为至理,以美为至求,以此为园风,立美育人,循美启美,因美造美,以情致美,志在完美。南港幼儿园建立健全的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让全体教职工养成心中有制度,能按制度办事的好习惯。依托制度管理人,更加发挥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良性的互动效应。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谐的人际关系、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为准则,塑造每一个教师员工的心灵之美,立美育人,力求完美。

我园幼儿园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园宗旨,注重内部管理,凝心聚力,讲究实效,先后获得了昆山市一类幼儿园、苏州市基本现代化幼儿园、苏州市合格家长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昆山市巾帼文明岗、苏州市平安校园、托幼机构卫生组织合格幼儿园、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等称号,幼儿园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深得社会和家长的信任。幼儿园骨干教师的逐年递增,不断涌现出无数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青年教师,许多名年纪略长的教师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有了这么一支有素质、有能力,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师资队伍,幼儿园发展充满希望。
二、紧紧围绕,学风:和雅  行美,促幼儿发展。
行美,外赋于行,内赋于心,长期坚持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养成教育,培养“行美幼儿”。
(1)水乡的孩子怎样爱水乡,怎么体现每个班级的个性,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又具有水乡艺术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一直是我园每一位教师研究的课题,为此想尽办法创设内容丰富、材料特色充足的区域材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水乡特色的环境中感受自然的魅力,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都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向幼儿用眼感受传递信息、用心感受创设氛围,用行动展示其学习成果。来园七件事展示了幼儿丰富多彩的一日生活,而且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如“笑脸墙”“生日墙””“班级公约”,这些师生共同设计的墙面,激励着班级教师与幼儿时刻审视自己的心灵,并激起大家自觉遵守的愿望。橱柜上“今天你想玩什么游戏”“今天你喝水了吗?“光盘计划”等等温馨的操作小区域,幼儿自己去操作去完成,教师们根据每天周不同情况对班级每一个孩子了如指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促进每一个孩子发展。全园形成层层教育主题,班班各具特色,处处有教育契机的水乡育人氛围,知行统一,“和雅” 致力于“行美”幼儿。
(2)结合环境主题孩子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祖国妈妈的生日” “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节”“冬季运动会””、“秋之收”等等。让幼儿在环境中学会感恩、懂得分享、保持阳光等等。
        三、形成良好的教风,和爱  尽美,促教师发展
      尽美,即极美,完美。尽善尽美,教师尽力让自己变得完美,努力完善自我,提升素养,更新理念,教书育人。和心、至美的园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在我园教师都是来自于大苏州,乡土的水,孕育着所有教师员工的勤劳、朴实、善良,我园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和爱相处,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变过去的制度管理为人文的自主管管理,倡导人的自主与科学的相融,建立和爱的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以发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全体教职员工全面和谐发展。根据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研方式,立足“园本教研”,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为她们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技能比赛、竞赛、读书交流等。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培养青年教师,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也通过后勤人员的比赛、考核、互助等来提升她们的综合素养。
        我园虽小,却不失精致,我园文化建设不只是为了树立形象,更重要的是打造提升我园竞争力,建设成为一所有品位的幼儿园,营造“和美”的园所氛围,让全体教职员工以美为美,因美造美,美美与共,从而对自己行为的规范与修整,发展到意识浸润,享受其中、自然成习惯,逐渐内化为无意识的自觉与自然,是一个觉醒的过程,师生都在尽力完美自己,最终凝聚成我园文化的力量,促进我园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红专。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7)
[2]余建祥:中国文化建设网.多篇关于校园建设的理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